鴻蒙OS的設計初衷是為滿足全場景智慧體驗的高標準的連接要求,為此華為提出了4大特性的系統解決方案。
成都創新互聯公司是少有的網站建設、成都網站建設、營銷型企業網站、小程序制作、手機APP,開發、制作、設計、賣友情鏈接、推廣優化一站式服務網絡公司,2013年至今,堅持透明化,價格低,無套路經營理念。讓網頁驚喜每一位訪客多年來深受用戶好評
?
1.分布式架構首次用于終端OS,實現跨終端無縫協同體驗
鴻蒙OS的“分布式OS架構”和“分布式軟總線技術”通過公共通信平臺,分布式數據管理,分布式能力調度和虛擬外設四大能力,將相應分布式應用的底層技術實現難度對應用開發者屏蔽,使開發者能夠聚焦自身業務邏輯,像開發同一終端一樣開發跨終端分布式應用,也使最終消費者享受到強大的跨終端業務協同能力為各使用場景帶來的無縫體驗。
2.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術實現系統天生流暢
鴻蒙 OS通過使用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兩大技術解決現有系統性能不足的問題。確定時延引擎可在任務執行前分配系統中任務執行優先級及時限進行調度處理,優先級高的任務資源將優先保障調度,應用響應時延降低25.7%。鴻蒙微內核結構小巧的特性使IPC(進程間通信)性能大大提高,進程通信效率較現有系統提升5倍。
3.基于微內核架構重塑終端設備可信安全
鴻蒙OS采用全新的微內核設計,擁有更強的安全特性和低時延等特點。微內核設計的基本思想是簡化內核功能,在內核之外的用戶態盡可能多地實現系統服務,同時加入相互之間的安全保護。微內核只提供最基礎的服務,比如多進程調度和多進程通信等。
鴻蒙OS將微內核技術應用于可信執行環境(TEE),通過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形式化方法是利用數學方法,從源頭驗證系統正確,無漏洞的有效手段。傳統驗證方法如功能驗證,模擬攻擊等只能在選擇的有限場景進行驗證,而形式化方法可通過數據模型驗證所有軟件運行路徑。 鴻蒙OS首次將形式化方法用于終端TEE,顯著提升安全等級。同時由于鴻蒙OS微內核的代碼量只有Linux宏內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擊幾率也大幅降低。
4.通過統一IDE支撐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實現跨終端生態共享
鴻蒙OS憑借多終端開發IDE,多語言統一編譯,分布式架構Kit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動適配,支持控件拖拽,面向預覽的可視化編程,從而使開發者可以基于同一工程高效構建多端自動運行App,實現真正的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在跨設備之間實現共享生態。華為方舟編譯器是首個取代Android虛擬機模式的靜態編譯器,可供開發者在開發環境中一次性將高級語言編譯為機器碼。此外,方舟編譯器未來將支持多語言統一編譯,可大幅提高開發效率。
開發者計劃及生態建設
此外,華為還公布了鴻蒙內核及OS的演進路標,將在今年首發的智慧屏產品中率先使用鴻蒙 OS 1.0。未來三年,除完善相關技術外,鴻蒙OS會逐步應用在可穿戴、智慧屏、車機等更多智能設備中。
鴻蒙OS發展的關鍵在于生態,生態的關鍵在于應用和開發者。為快速推動鴻蒙OS的生態發展,鴻蒙OS將向全球開發者開源,并推動成立開源基金會,建立開源社區,與開發者一起共同推動鴻蒙的發展,并通過討論對產業或技術發展提出建議。
目前,中國已經具備健全的應用生態和龐大的用戶基礎,未來華為將依托中國、面向全球打造鴻蒙OS生態,通過聚焦新的價值,開放在通信、照相、全場景、AI等方面的核心能力,與各界生態伙伴共同打造出面向消費者體驗更佳的應用和服務,為產業注入新活力,共創全場景智慧化新體驗與新生態。在超前的技術特性和戰略布局下,鴻蒙OS不僅能為消費者帶來萬物互聯的全場景智慧生活的極致體驗,也能讓設備商在5G+AI+IOT爆發的全場景智慧化時代搶占先機,讓開發者以最少投入覆蓋最多用戶,快速實現全場景業務創新。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我們相信鴻蒙OS的推出會極大地提升產業的活力和生態的豐富性,希望鴻蒙OS的推出能夠為全場景時代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體驗。我們歡迎全球開發者積極支持鴻蒙OS生態建設,共同為消費者打造全場景智慧化生活體驗”。畢馬威報告:區塊鏈有望吸引更多金融科技投資者關注,尤其是在小額融資領域
據中證網報道,畢馬威9日發布半年度《金融科技脈搏》報告,報告指出,2019年上半年的金融科技投資活動相對淡靜,部分原因是中國支付行業受惠于過去兩年的投資增長和巨額交易,發展成熟度已顯著提高。但金融科技業中多個較欠成熟的領域目前仍在快速成長,包括小額融資和消費金融。區塊鏈有望吸引更多金融科技投資者關注,尤其是在小額融資領域。
鴻蒙系統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四點:
1、分布式架構首次用于終端OS,實現跨終端無縫協同體驗。
鴻蒙OS的“分布式OS架構”和“分布式軟總線技術”通過公共通信平臺,分布式數據管理,分布式能力調度和虛擬外設四大能力。
將相應分布式應用的底層技術實現難度對應用開發者屏蔽,使開發者能夠聚焦自身業務邏輯,像開發同一終端一樣開發跨終端分布式應用,也使最終消費者享受到強大的跨終端業務協同能力為各使用場景帶來的無縫體驗。
2、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術實現系統天生流暢。
鴻蒙OS通過使用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兩大技術解決現有系統性能不足的問題。
確定時延引擎可在任務執行前分配系統中任務執行優先級及時限進行調度處理,優先級高的任務資源將優先保障調度,應用響應時延降低25.7%。鴻蒙微內核結構小巧的特性使IPC(進程間通信)性能大大提高,進程通信效率較現有系統提升5倍。
3、基于微內核架構重塑終端設備可信安全。
鴻蒙OS將微內核技術應用于可信執行環境(TEE),通過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形式化方法是利用數學方法,從源頭驗證系統正確,無漏洞的有效手段。傳統驗證方法如功能驗證,模擬攻擊等只能在選擇的有限場景進行驗證,而形式化方法可通過數據模型驗證所有軟件運行路徑。
鴻蒙OS首次將形式化方法用于終端TEE,顯著提升安全等級。同時由于鴻蒙OS微內核的代碼量只有Linux宏內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擊幾率也大幅降低。
4、通過統一IDE支撐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實現跨終端生態共享。
鴻蒙OS憑借多終端開發IDE,多語言統一編譯,分布式架構Kit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動適配,支持控件拖拽,面向預覽的可視化編程,從而使開發者可以基于同一工程高效構建多端自動運行App,實現真正的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在跨設備之間實現共享生態。
官網公布第一批升級鴻蒙的手機型號:
官網公布2021年6月能適配升級鴻蒙的機型大致有:華為mate30系列、華為mate40系列、華為mate x2、華為p40系列、華為matepad pro等。
以上內容參考?華為-HarmonyOS支持
手機應用軟件開發平臺?市面上的軟件開發平臺有很多,但是常見的也就那么幾個,重慶魔女科技有限公司monvkeji.com告訴大家當前主流的軟件app系統有,安卓(android)、蘋果(iOS)、鴻蒙(HarmonyOS),這三大手機APP系統,對應的應用軟件開發工具也會不同,安卓、鴻蒙、蘋果系統的主流的軟件開發平臺有哪些。
app應用開發
一、安卓開發平臺
目前安卓開發人員用的比較多的android app開發工具有:Android Studio 和 Eclipse 這兩個。
1、Android Studio
Android Studio為開發安卓app應用提供了一切必要的功能,也是安卓的官方IDE,是專門為安卓軟件開發而打造,它為開發和調試軟件提供專業的集成開發環境,也是一款比較有名的軟件開發工具了。
java開發
2、Eclipse
Eclipse也是軟件開發程序員廣泛應用的一款android開發工具,Eclipse支持跨平臺開發,同時支持很多插件。Eclipse附帶了一個標準的插件集,包括Java開發工具(Java Development Kit,JDK)。與其他固定的IDE開發工具相比,Eclipse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二、蘋果開發平臺
ios開發平臺用的是Xcode, Xcode是運行在操作系統 Mac OS x上的IDE,由蘋果公司打造。Xcode也是開發OS X 和 iOS應用程序的比較快捷的方式了。它具有統一的用戶界面設計,編碼、測試、調試在一個簡單的窗口內就能完成。
蘋果開發工具
三、鴻蒙開發平臺
鴻蒙開發工具deveco studio,是華為自主研發的鴻蒙操作系統的一個終端開發工具,已面向全球用戶開放使用,deveco studio是鴻蒙系統的專屬開發平臺,能進行程序開發,軟件調試,維護檢驗等操作,支持多種軟件開發語言,方便開發工程師進行開發調試。deveco studio擁有非常舒適的app開發環境,智齒可視化編程,能實時查看編程效果,大幅降低了開發難度。
昨天,鴻蒙系統(HarmonyOS)2.0手機開發者Beta版正式發布!
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副總裁楊海松說:“既然我們已經做出了開發者Beta版,這說明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這意味著全球第一個面向萬物互聯的操作系統馬上就會正式落地,一個新時代真的來了。
可能有的朋友對“HarmonyOS 2.0手機開發者Beta版”這個長長的名字,看不大懂。小俱在這里簡單解釋一下:
鴻蒙系統是面向物聯網的,之前智慧屏版、智能手表版等已經用上了,這次是手機版。2019年榮耀智慧屏搭載的是1.0版本,這次是2.0版。而且,目前這個手機版是面向開發者的測試版(Beta版),只有華為開發者聯盟官網實名認證的個人/企業開發者才可以下載試用,更多是為了調測為鴻蒙系統開發的APP。
目前有兩種方式可以下載
1、使用HUAWEI DevEco Studio中的遠端模擬器,HarmonyOS官網下載DevEco Studio 2.0 Beta3版本即可獲得。
2、使用專屬OTA升級真機進行調測,通過官方渠道報名(),審核通過后將收到華為官方公測邀請郵件,根據郵件內容指引,即可得到OTA推送。
適用設備包括
1、華為手機:全網通(5G雙卡)P40 、 全網通版P40 Pro、Mate30、Mate30(5G) 、Mate30 Pro、Mate30 Pro(5G);。
2、華為平板電腦:全網通版、全網通版(5G)、WIFI版本的 MatePad Pro。
面向普通手機用戶推送的鴻蒙系統,還需要再耐心等一兩個月。根據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的說法,2021年一二月份將會開放部分手機用戶升級鴻蒙系統,初步升級會驗證幾個月,之后全面放開升級,市面上90%以上的機型都會升級。
除了手機,華為的其他自研產品也會大范圍搭載鴻蒙系統。另外,還有40家硬件合作伙伴的產品將加入,保守估計,明年搭載鴻蒙OS的IoT設備數量將達到1億部。華為方面透露,目前頭部家電企業都在商談。
自2019年8月榮耀智慧屏首發鴻蒙系統以來,已經過去了1年多時間。然而大眾對鴻蒙系統仍然無感,甚至有很多質疑。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對普通人來說,智慧屏版的鴻蒙系統并沒有表現出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人們感知不到這是一個不一樣的、劃時代的新系統。
這也難怪,鴻蒙系統是面向萬物互聯的,只放在有限的設備上顯然無法充分發揮其“從底層打通設備”的核心能力。況且,智慧屏不僅出貨量有限,還是一種低頻交互設備,人們的使用頻率往往以天來計算,影響力有限。
現在,鴻蒙系統手機版來了,相信很快大家就會體會到鴻蒙的不一樣之處。
智能手機的優勢在于高普及率,幾乎人手一部,而且跟人的交互非常密切,以分鐘計。某種程度上,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身體的一部分,相當于器官的延伸。因此,它被選為了萬物智聯的核心入口。
一旦作為中樞的智能手機搭載了鴻蒙系統,由于它的龐大規模,以及輻射整個智能生態的覆蓋能力,鴻蒙系統的影響力將得到釋放。
人們會發現,搭載鴻蒙系統的各種設備之間,APP可以通用,能力可以共享,數據可以同步。比如,手機可以用無人機的攝像頭;手機打開菜譜,一碰烤箱即可配對,傳輸對應數據后,烤箱就開始自動烹飪;手機、平板、大屏之間無縫跨屏協同,可以實時批注,協同辦公更高效。
隨著鴻蒙系統大規模落地,可以預見:2021年將是智慧物聯真正走進人們生活的一年。
一個新系統能不能活下來,最關鍵的便是生態:硬件生態需要廠商的合作,軟件生態需要開發者的支持。
鴻蒙系統作為5G萬物互聯時代的先行者,得到智能家居硬件廠商的支持并不難。智能家居廠商雖然也在打造自己的生態,但更多是在硬件連接層面。
至于操作系統層面,放眼全球,能做到的也沒有幾個。即使像蘋果、亞馬遜、谷歌、三星這樣的巨頭,也都在統一標準,它們早在2019年底便組成了聯盟,制定新的智能連接家用設備統一標準。因此,國內硬件廠商也有統一標準的需求,否則就會在未來的競爭中仰他人鼻息。
鴻蒙系統是開源的,如果能夠在利益上合理分配,包括小米、OPPO、vivo在內的手機廠商,理論上都可以使用。其他的硬件廠商加入就更合理了。
軟件生態方面,首先,鴻蒙系統的先鋒性質、萬物互聯的巨大市場,都會吸引開發者加入。根據華為方面提供的數據,目前的有效開發者數量已經超過10萬。有效開發者就是使用鴻蒙OS IDE開發工具,并提交代碼的。
其次,華為面向開發者開放的能力,讓開發工作變得更加高效。
分布式的編程框架,華為把能夠實現應用跨終端部署的基礎單元,稱為“元能力”,應用由元能力組裝,可拆分合并,實現一次代碼,多端適用。將復雜的設備間協同封裝成簡單接口,有超過15000個API可供調用。
分布式UI,不同設備的UI交互設計一直困擾著開發者,華為為此提供了7類自適應布局能力,例如拉伸、縮放,去適應不同尺寸的屏幕。
開發者工具平臺,華為DevEco Studio 2.0提供了9套手機應用模板,據稱每個模板可以減少近千行的工作量,也就是華為已經預置了很多需要的組件。提供了手機、手表、電視三種終端產品的應用效果展示。開發者在編寫代碼的同時就可以看到代碼在設備上實現的效果。
另外,鴻蒙系統是可以兼容安卓的。安卓APP經過開發者簡單的編譯后,就可以用于鴻蒙系統。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鴻蒙系統軟件生態建設應該充滿了信心。
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副總裁楊海松說, 希望在明年年底,中國智能家居市場中搭載鴻蒙系統的設備出貨量能達到16%,這是一條“生死線”。
中國網絡最好,IoT制造最強,應用市場最大,足夠鴻蒙發揮,但最終鴻蒙系統能發展到何種地步,還有很多X因素。送上祝福,拭目以待吧。
(圖片源自網絡,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目的)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云鵬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12月16日消息,剛剛華為正式發布了鴻蒙OS 2.0手機開發者Beta版,不過該版本僅開發者可以下載,消費者想要體驗手機端的鴻蒙OS最快要等到明年了。
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副總裁楊海松說,“既然我們已經做出了開發者Beta版,這說明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此次華為主要介紹了鴻蒙OS 2.0會向開發者提供的三個核心能力:分布式的編程框架、分布式UI、和開發者工具平臺,開放這些能力的核心目的就是通過鴻蒙OS讓開發者實現“一次開發,多端適配”。
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如果開發者基于鴻蒙OS設計手機APP,硬件廠商基于鴻蒙OS設計IoT產品,那么手機APP與各類IoT設備之間的交互壁壘就將不復存在。
·
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稱,鴻蒙OS是為了IoT而設計,在開發者和IoT生態之間搭起橋梁。
王成錄認為以手機為單一核心的生態目前發展已經遇到了瓶頸,而IoT市場將是更曠闊的海洋,中國有最好的網絡、最強大的制造業和最廣闊的應用市場,華為希望能和南北向合作伙伴和開發者一起壯大以鴻蒙OS為基礎的IoT生態。
楊海松說,華為早在9月底的HDC上就預告了Beta版的發布,這次算是如期而至。此次Beta版發布與HDC最大的區別就是面向手機應用開發者。
他說,其實手機版的發布是鴻蒙OS最重要的一塊拼圖。現在手機跟人的交互是分鐘級的交互,而手表、電視與人的交互可能是小時級的,而IoT設備可能是天級的,這種交互頻次決定了它的價值。
因此手機仍然是華為“超級終端”中的一個重要組件,可以為整個IoT生態提供更多的場景入口。
目前,開發者可訪問華為開發者聯盟官網,申請獲取鴻蒙OS 2.0手機開發者Beta版升級。
當然,此次最重要的莫過于鴻蒙OS手機應用開發者Beta版的正式發布。
在這套鴻蒙OS的加持下,應用開發者不需要為不同設備重復開發,而不同終端設備屏幕的交互適配問題也可以直接交給鴻蒙OS,開發者只需要調用不同的Kit。
另外,鴻蒙OS也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個比較高效的開發環境與工具。
王成錄介紹,能夠實現應用跨終端部署的基礎單元華為將其稱之為“元能力”,應用由元能力組裝,可拆分合并,實現一次代碼,多端適用。
鴻蒙OS的分布式應用框架將復雜的設備間協同封裝成簡單接口,這面主要的技術是華為分布式軟總線技術,此次鴻蒙OS分布式編程框架有超過15000個API。
不同設備的UI交互設計一直困擾著開發者,王成錄說,現在安卓開發50%以上工作量都在UI開發上面。華為為此提供了7類自適應布局能力,例如拉伸、縮放,去適應不同尺寸的屏幕。
在開發工具方面,華為DevEco Studio 2.0提供了9套手機應用模板,據稱每個模板可以減少近千行的工作量,也就是華為已經預置了很多需要的組件。
另外這套開發工具也提供了手機、手表、電視三種終端產品的應用效果展示。開發者在編寫代碼的同時就可以看到代碼在設備上實現的效果。
在調試層面鴻蒙OS也是分布式的,“一個斷點,調跨端代碼”,手機端添加斷點,大屏端無需添加斷點,可以直接“Step into”。開發者進行錯誤診斷,異常代碼的故障分析,都可以更加高效。
今天,華為也宣布了第一屆HarmonyOS開發者創新大賽的開始,獎金總額達到了150萬。
在開場時,王成錄就說道,過去十幾年,基于手機的生態已經面臨瓶頸了。
目前移動互聯網的創新仍然局限于手機單設備,IoT生態推進速度緩慢,這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系統的碎片化,這就是鴻蒙OS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鴻蒙OS從設計之初就是面向IoT的,它給開發者提供了開放式編程框架,只寫一次程序,就可以在多設備上應用。
現在流量增長放緩,終端產品增長放緩,流量增長需要更多的入口和更好的體驗。鴻蒙OS就是讓開發者可以開發脫離單一依靠手機的應用。
王成錄在現場舉了華為與京東進行合作的例子,通過鴻蒙OS,華為把眾多IoT居家設備的屏幕做成了京東應用的入口。
另外,車機上所搭載的屏幕也可以成為入口、銀聯的支付入口也可以在更多IoT設備上呈現。
王成錄說,2021年,將有超過一億臺設備搭載鴻蒙OS,覆蓋40個以上的主流品牌。
楊海松說,其實在9月10日HDC發布之后,鴻蒙OS瞬間就成為了中國最熱的開源項目,官網訪問次數達到3500萬次。
據稱,目前有效開發者數量已經超過10萬,有效開發者就是使用鴻蒙OS IDE開發工具,并提交代碼的。
楊海松特別說道,一些開發者提交的代碼質量非常高,甚至跟華為工程師有得一拼,所以國內并不缺少優秀的開發者,而是缺少好的開發環境和工具。
在硬件合作方面,現在已經有20余家硬件合作伙伴,預計到年底會有40家左右,明年搭載鴻蒙OS的IoT設備數量將達到1億。楊海松特別提到,目前頭部家電企業都在跟華為進行商談。
在產業鏈的構建上,楊海松說在芯片方面,鴻蒙OS已經有5款以上支持芯片,軟硬件解決方案已經簽約了3到4家。明年軟硬件集成產品出貨量將達到千萬級別。
楊海松說,他們希望在明年年底,中國智能家居市場中出貨量達到16%,而16%是一條“生死線”。明年華為的自研產品會大范圍應用鴻蒙OS。
王成錄說,中國網絡最好,IoT制造最強、應用市場最大,因此IoT生態發展的潛力也是非常大的。
此次鴻蒙OS手機Beta版的發布,是鴻蒙OS生態版圖最重要一環的拼齊,這里有兩點需要明確:第一,手機仍然是華為鴻蒙OS生態的核心;第二,鴻蒙OS最主要的目標是構建IoT生態。
鴻蒙OS手機Beta版最核心的特點就是為開發者提供了一次開發,多端應用的能力,可以看出華為已經在盡力為廠商、開發者降低進入鴻蒙OS生態的門檻,提供便利。
在手機業務發展遇到阻礙后,IoT生態的全面發力不失為華為的一種嘗試,當下如蘋果、三星、小米、OV等終端廠商都在發力IoT生態的建設,這也造成了系統碎片化的現狀。
海外市場中,谷歌、亞馬遜和蘋果已經建立起了他們的智能家居行業標準,中國市場中,鴻蒙OS能有多大動能,能否帶動國內IoT生態建立統一的標準和系統?都還是未知數。
下載一個IDE開發工具。
可以試試下載一個IDE開發工具。
AndroidStudio一樣是基于IntelliJIDEACommunity開源版本打造。其面向華為終端全場景多設備的一站式集成開發環境(IDE),為開發者提供工程模板創建、開發、編譯、調試、發布等E2E的HarmonyOS應用開發服務。點擊Tools-HVDManager選擇遠端模擬器。第一次需要授權HUAWEIDevEcoStudio訪問華為賬號。授權后可看到官方提供的所有遠端模擬器,其中也包含了手機及平板設備類型設備。
文章標題:鴻蒙app開發ide,鴻蒙App開發用什么編程語言
鏈接分享:http://m.kartarina.com/article48/dseioep.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自適應網站、外貿網站建設、、網站營銷、App設計、響應式網站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