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淺蟬
前段時間,商查企業天眼查上出現一則消息,稱豆瓣主體公司北京豆網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發生變更,股東由原來的糜云飛變更為李亞飛,李亞飛現持股比例96.08%。同時,豆瓣創始人阿北(原名楊勃)完全退出豆瓣。
消息一出,立刻讓一向低調的豆瓣成為輿論焦點。一時間感慨豆瓣一個時代結束了的人蜂擁而至。但沒想到不久后事情“反轉”,豆瓣出面解釋了這一變更的真正情況:目前公司股東仍為摯信資本,李亞飛為公司副總裁,股份為代持。阿北目前也仍在股權結構之中,任豆瓣CEO。
豆瓣還強調,公司采用 “VIE結構”(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可變利益實體),實際股權結構體現在海外控股公司中,境內股權結構是為了方便管理而產生的形式變更,目前豆瓣的實質股權結構沒有任何變化。
那些剛準備分析“為何阿北離開豆瓣”的人們,發現原來自己浪費了感情,在網絡上喧嘩了半天,最終卻發現是鬧了個大烏龍。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因為人們看到了天眼查上發布的一些互聯網公司工商信息變更,而產生誤會。今年早些時候,天眼查曾“曝光”周鴻祎卸任360金融董事長,這則消息立刻讓原本就股價低迷的360金融大受影響,公司方面立刻辟謠,并公開表示準備因發布不實信息起訴天眼查。
去年5月,天眼查上也曾出現信息稱,“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多項變更,阿里巴巴、君聯資本等8個股東退出該公司行列。但如涵控股很快發文表示,阿里巴巴、君聯資本等均為如涵控股的股東,其股份受制于上市后180天的鎖定期,并沒有被出售或轉讓。
某家曾多次被天眼查披露工商變更信息的互聯網公司員工向品玩透露,在天眼查上“正常的工商變動信息會被誤解、加戲,有時候會誤導大家”,給公司帶來一定困擾。但是部分公司也頗為無奈,擔心說多了被重點照顧,一舉一動被更緊密地盯著進行“曝光”。
事實上,天眼查等工商信息查詢平臺,原本只是利用網絡爬蟲來抓取全國各工商信息網站上的數據,然后加以整合梳理,這樣方便普通員工都可以在平臺上查詢與自己相關的公司的股權架構、融資歷程等信息以及個人的關聯公司信息。
從普通人和中小企業的角度來說,這些商查平臺整合的信息確實帶來便利,比如入職某家公司之前先查詢一下公司是否已正規注冊、是否發生過法律糾紛等情況,與其他企業談生意之前也可以有效鑒別“老賴”,避免自身蒙受損失。
雖說用戶可以在各地的工商信息網站上自行查找相關資料,但大部分信息較為零散,搜索效率低下,天眼查的出現確實有一定積極作用。
▲例如,在平臺上搜索公司“天眼查”,可以看到該公司的核心成員和融資歷程雖然外界也存在對天眼查在實際操作中侵犯公司及個人隱私的質疑,不過理論上來說,天眼查收集到的信息都是企業的公開信息,原本在各工商信息網站上也可以查到。而另一點疑問在于,天眼查、企查查和企信寶等這類工商數據查詢公司作為私企,是否有權利用工商信息牟利。這方面的問題一直存在,但目前還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據來做出相應判斷。
從這些公司的運作模式也可以看出,這些信息往往都是一些繁瑣的工商變更,背后往往是出于復雜的公司治理考量而做出。但在商查企業們這種針對明星互聯網公司的全天候實時監控、第一時間推送消息的操作之下,很多變動信息被放大,仿佛這些互聯網公司每天都有大新聞。
“創始人卸任”、“大股東撤資”、“新增了某項經營業務”,單看這些平臺上公布的簡化了的變動信息,難道真的就能讓你知道這些互聯網公司發生了什么?答案也許是不能。
有時候規模較大的公司可能在國內有非常多的主體,這些主體并不一定是創始人或CEO本人作為董事或管理者,此舉是為了避免在行政管理等流程上產生過多麻煩。比如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卸任某子公司董事,可能只是為了避免身為日理萬機的大老板還要親自為零星瑣事簽字蓋章。
還有的情況是出于國內工商機制的要求,許多工商變更需要頻繁提供法人的身份證等個人證件,相似的,大老板的身份證也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何不把事情交給下屬來辦?
此外對于許多中國互聯網公司,很多都是海外上市、接受境外投資或涉及國際貿易的公司,不少采取了VIE架構,實際股權架構其實體現在離岸公司中,而非境內主體,因此監測這些公司的境內股權變化,對于復原它公司真實發生的情況,實際上意義不大,豆瓣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而更糟糕的則是這些商查平臺不知從哪爬取了過時或者不準確的消息,而且由于往往是涉及公司核心高管,導致不少公司需要頻道澄清。比如企查查曾把螞蟻金服2015年的為旗下小微小貸申請清算的舊事當作新的變更發布,后被螞蟻起訴。
以及一些原本雞毛蒜皮的小事被這些平臺公布后,又被引導和解讀成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商戰”,比如天眼查曾經把小米“新成立一家經營范圍包括銷售食品和餐飲服務的公司”的消息作為重點工商變更推送,引來一片“小米跨界餐飲”的報道,結果最終小米表示,他們只是給新園區開了個食堂而已…
所以,這些被商查平臺們散布的滿天飛的工商變更信息,很多時候不僅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實發展,而且經過一些判斷力堪憂的媒體報道,影響力擴大,繼續增加誤解。
而且,出于經營需求,這些商查平臺越來越多地開始主動發布那些關注度高的互聯網公司的工商變更信息,有了某些新聞媒體的屬性。它也許能滿足一些人指點互聯網江山的欲望,但距離真的了解一家公司真正的情況其實差的遠去了。
說到底,天眼查們可能可以作為輔助工具來了解一家公司的基本情況,但使用工具的人需要具備判斷能力,懂得自行辨別信息真偽。如果跟著每條信息一驚一乍,聽風就是雨,那離“被忽悠”也就不遠了。
分享標題:別跟著天眼查們上面的消息指點江山了,事情沒那么簡單
文章出自:http://m.kartarina.com/article44/cpceee.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做網站、外貿網站建設、移動網站建設、Google、網站導航、網站收錄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