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為失去太陽而哭泣,你也將失去群星。
執念的本質來源于沉沒成本,因為有付出,你會渴望回報,甚至會認為獲得回報是理所應當的。
沉沒成本是指由于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
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Sunk Cost,也即沉沒成本。
這些觀念是如此根深蒂固埋藏在當年的基因里、血液里,控制著我們這些年成長的思維習慣,讓我們做出現在客觀上已經不合理的選擇。
我們現在的決定,其實都是被過去綁架。
我們之前的思維模式和對世界的認知,就像一個思想的牢籠,形成一套固定的思維定式。
于是雞湯文和心靈導師們教會我們要斷舍離,只有放下,才能真正擁有。但問題是,沒有分辨力的斷舍離,不是智慧,而是粗暴。
如何判斷哪些該留該珍惜,哪些該割腕止損,重新出發。
走過的路、吃過的苦、圈好的地、博得的好名聲、認識的關系、積累的資產,只要不是處于活躍的發展態,都是我們該拋棄的。
不要讓我們擁有的過去,綁架我們的未來。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沉沒成本”經常會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
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
什么是可變成本呢?
根據成本與產量的關系可將總成本費用分為:
工資、營業費用和流動資金利息等也都可能既有可變因素,又有固定因素。
必要時需將半可變成本進一步分解為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使產品成本費用最終劃分為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
長期借款利息應視為固定成本,流動資金借款和短期借款利息可能部分與產品產量有關,其利息可視為可變半固定成本,簡化考慮,一般將其作為固定成本。
處理不好沉沒成本,很容易會導致兩種誤區:
假設你是一個北京的打工仔,月收入5000元,扣除五險一金,到手4000多元。
你租房子2000元,剩下2000多,就是你一個月全部的零花錢,吃飯、買衣服、買化妝品、玩游戲,都從這2000多里出。
你此刻在一個公交站,要去一個地方辦事,這件事重要但不緊急。
你坐公交車去2元,打車去80元。
這個時候有很多人都在等這輛公交車。
假設沒有其他的交通工具可供選擇,走也走不到,你會選擇打車去嗎?
10分鐘過去了,公交車還沒有來,你會打車走嗎?
估計多數人都還在等,20分鐘過去了,公交車沒有來,你會打車走嗎?
估計至少一半的人還在公交站,40分鐘過去了,公交車還沒來,你會打車走嗎?
估計現在有一些人開始極度動搖,雖然還沒有打車,但是內心已經很崩潰了。
1個小時過去了,公交車還沒來,你會打車走嗎?
最開始走的那些人,雖然花了80元,但是一分鐘沒等,剩下的人不但等了1個小時,80元錢也一分沒少花。
而且,你的內心剛剛非常折磨,你等得越久,越舍不得就此放棄,心想,為什么剛開始我沒直接打車呢,現在等都等了這么久了,再打車,這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呀。
經濟學并不能告訴我們,已經等了一個小時候以后,是不是繼續等下去。
它告訴我們,在這個時間點做決策,無論如何,這一個小時已經沉沒了,請完全不要考慮這個沉沒掉的成本。
你是否繼續等下去,只取決于這個時間點,你認為公交車還要多長時間能來。
再比如一對情侶談戀愛,女方越談越發現這個男的不適合做自己未來的老公,不適合做伴侶。
可是分手,她還舍不舍,舍不得的原因并不是因為男方吸引她,而是覺得我人生中最好的青春全給了他,陪他看電影...
這個時候分手很虧,這就是“沉沒成本”的代價。
在人們的投資活動、生產經營和日常生活中,廣泛存在著一種決策時顧及“沉沒成本”的非理性現象:
為了避免損失帶來的負面情緒而沉溺于過去的付出中,選擇了非理性的行為方式,這就是“沉沒成本”效應。
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應該座決策的時候考慮“沉沒成本”。
比如看電影,會有兩種可能:
如果你后悔看電影了,那么你果斷的出來去做別的事,這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因為你用這個時間去做別的事情,還可以去彌補看電影的事情。
損失和收益,對人造成的心理影響是不同的,在這一點上,損失是完勝的。
和收益的喜悅相比,損失對人的刺激還要多一倍。
在現實生活也是一樣的,你眼睜睜看著錢財離你而去時,感受到的痛苦是你得到同等價值的東西時感受到的快樂的兩倍。
再比如在商業上:
逛街買衣服,進入一家服裝店,非常中意一件外套或者別的,但是你希望用更低的價格收入囊中,這個時候你打算怎么做?
當你理解什么叫沉沒成本之后就能 Get 到這其中的奧秘,不得不佩服女性同胞,天生就具備這種能力。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跟店員討價還價,在店員始終不肯讓價的情況,我們面子上會過不去,可能假裝選擇要走,不能排除店員會毫不理睬,絲毫不 Care 你的離開,要是轉了一圈又回來購買那就多少尷尬,更多的可能是不會再回來購買的。
那我們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讓這個店員讓你把這個產品順心順意買走呢?
女性同胞就比較聰明了,通常她們進店會里面會花更多的時間去試穿,然后才決定哪款比較看好,當店員覺得你非買這款衣服不可的時候,這個時候再說出你的價格需求。
這個時候店員有可能會給出一個你想要的價格,因為店員已經在你身上花費了足夠多的時間,這就是店員在你身上花費的沉沒成本。
利用沉沒成本這個概念做一些衍生,完全可以利用這個商業邏輯去做營銷,做經營。
接下來談談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你為了從事這件事而放棄的其他事情的價值。
假設你贏得了一張你期待已久的演唱會的免費門票。
注意,你不能轉售,你要么去看,要么把票爛在手里。
另外還有一場電影,這是放映的最后一天,你也很想去看。
電影票的價格為40元,當然,你也可以在其他時間去看電影。
但是你的心理承受價格為50元,也就是說,如果電影票的價格高過50元,你就不情愿看了。
那你去看演唱會的機會成本是多少呢?
去看演唱會,唯一必須犧牲的事情就是去看電影。當然,你會錯失對你來說價值50元的電影,但同時你也省下了買電影票所需支付的40元。
所以,去看演唱會,你放棄了50-40=10元。
如果你覺得演唱會至少值10元,你就應該去看。
你是否還在尋找穩定的海外服務器提供商?創新互聯www.cdcxhl.cn海外機房具備T級流量清洗系統配攻擊溯源,準確流量調度確保服務器高可用性,企業級服務器適合批量采購,新人活動首月15元起,快前往官網查看詳情吧
當前文章:【思維】如何放下心中的執念?-創新互聯
當前地址:http://m.kartarina.com/article38/cdcjpp.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虛擬主機、Google、外貿網站建設、網站策劃、網站導航、網站內鏈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