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數參數傳遞機制問題在本質上是調用函數(過程)和被調用函數(過程)在調用發生時進行通信的方法問題。基本的參數傳遞機制有兩
成都創新互聯公司是一家專業提供點軍企業網站建設,專注與成都網站制作、成都做網站、H5建站、小程序制作等業務。10年已為點軍眾多企業、政府機構等服務。創新互聯專業的建站公司優惠進行中。
種:值傳遞和引用傳遞。
推薦:Python教程
值傳遞(passl-by-value)過程中,被調函數的形式參數作為被調函數的局部變量處理,即在堆棧中開辟了內存空間以存放由主調函數放
進來的實參的值,從而成為了實參的一個副本。值傳遞的特點是被調函數對形式參數的任何操作都是作為局部變量進行,不會影響主調函
數的實參變量的值。
引用傳遞(pass-by-reference)過程中,被調函數的形式參數雖然也作為局部變量在堆棧中開辟了內存空間,但是這時存放的是由主調函
數放進來的實參變量的地址。被調函數對形參的任何操作都被處理成間接尋址,即通過堆棧中存放的地址訪問主調函數中的實參變量。正
因為如此,被調函數對形參做的任何操作都影響了主調函數中的實參變量。
更多技術請關注Python視頻教程。
對于可變參數默認是引用傳值, 但是不能去修改它的指向, 一旦修改就是按值傳遞.
#?coding=utf-8
def?f(a):
a?=?[0]
print(a)
if?__name__?==?'__main__':
a?=?[1,?2,?3]
f(a)
print(a)
上面的代碼對a重新賦值, 試圖改變a的指向, 那么這時的a就是一個新的局部變量, 而非全局變量a
像a[0] = 100, a.append(0)的操作不會觸發上述規則, 和你的輸出一樣
Python變量沒有賦值,都是引用。
大多語言,是聲明一個變量,給它分配一個空間保存一個值,也就是賦值。
Python則是給一個值分配一個空間,變量=這個值,只是這個變量引用了這個值的地址,也就是說,a=1,b=1,c=1,Python只分配了一個空間,保存這個值1。 a,b,c都引用了這個地址。
至于為什么列表的值更改了,因為列表是可變變量
python的函數參數傳遞是"引用傳遞(地址傳遞)"。
python中賦值語句的過程(x = 1):先申請一段內存分配給一個整型對象來存儲數據1,然后讓變量x去指向這個對象,實際上就是指向這段內存(這里有點和C語言中的指針類似)。
在Python中,會為每個層次生成一個符號表,里層能調用外層中的變量,而外層不能調用里層中的變量,并且當外層和里層有同名變量時,外層變量會被里層變量屏蔽掉。函數? 調用 ?會為函數局部變量生成一個新的符號表。
局部變量:作用于該函數內部,一旦函數執行完成,該變量就被回收。
全局變量:它是在函數外部定義的,作用域是整個文件。全局變量可以直接在函數里面應用,但是如果要在函數內部改變全局變量,必須使用global關鍵字進行聲明。
注意 :默認值在函數? 定義 ?作用域被解析
在定義函數時,就已經執行力它的局部變量
python中不可變類型是共享內存地址的:把相同的兩個不可變類型數據賦給兩個不同變量a,b,a,b在內存中的地址是一樣的。
python不允許程序員選擇采用傳值還是傳引用。Python參數傳遞采用的肯定是“傳對象引用”的方式。這種方式相當于傳值和傳引用的一種綜合。如果函數收到的是一個可變對象(比如字典或者列表)的引用,就能修改對象的原始值--相當于通過“傳引用”來傳遞對象。如果函數收到的是一個不可變對象(比如數字、字符或者元組)的引用,就不能直接修改原始對象--相當于通過“傳值'來傳遞對象。
原文來自:
如果你用C給Matlab寫過MEX程序,那么這個問題是很容易理解的(好像每次討論Python問題時我總是把Matlab搬了出來…… 《在Matlab中把struct當成Python中的Dictionary使用》《Matlab和Python的幾種數據類型的比較》)。
既然提到了MEX,就簡單說一下:
一個Matlab可能形如
function ret=add3(a,b,c)
如果在C的層面實現這個函數,就會看到另一種景象:
void mexFunction(int nlhs,mxArray * plhs[],int nrhs,const mxArray * prhs[])
a,b,c三個參數的地址放在一個指針數組里,然后把這個指針數組的首地址作為參數prhs傳遞給函數,這說明Matlab函數的參數是傳遞指針的,而不是值傳遞。
縱然是傳遞的指針,但是卻不能在函數里改變實參的值,因為標記為“const”了。
Python是開放源碼的,我沒有看。所以下面很多東西是猜的。
Python在函數的參數傳遞時用的什么手法?實驗一下(使用ActivePython2.5):
首先介紹一個重要的函數:
help(id)
Help on built-in function id in module __builtin__:
id(...)
id(object) - integer
Return the identity of an object. This is guaranteed to be unique among
simultaneously existing objects. (Hint: it's the object's memory address.)
看最后括號里那句:Hint:it's the object's address.(它是對象的地址)
有了這個函數,下面的事情就方便多了。
a=0
id(a)
3630228
a=1
id(a)
3630216
可以看出,給a賦一次值,a的address就改變了。在C的層面看,(也許真實情況不是下面的樣子,但作為一個類比應該還是可以的):
void * pa;
pa=malloc(sizeof(int));
*(int *)pa=0;
free(pa);
pa=malloc(sizeof(int));
*(int *)pa=1;
Python中每次賦值會改變變量的address,分配新的內存空間,所以Python中對于類型不像C那樣嚴格要求。
下面看看Python函數參數傳遞時到底傳的什么:
有一個函數:
def changeA(a):
... print id(a)
... a=100
... print id(a)
設定一個變量var1:
var1=10
id(var1)
3630108
changeA(var1)
3630108
3631012
var1
10
調用函數后,從兩次print的結果可以看出,傳遞確實是地址。但是即便如此,在函數內對形參的修改不會對實參造成任何實質的影響,因為對形參的重新賦值,只是改變了形參所指向的內存單元(changeA里兩次調用print id(a)得到不同的結果),卻沒有改變實參的指向。在C的層面看也許類似下面的情節:
void changeA(void * pa)
{
pa=malloc(sizeof(int));
*(int *)pa=100;
free(pa);
}
精通C的你一眼就看出這個函數永遠也改變不了它外面的世界。
也就是說雖然傳遞的是地址,但像changeA這樣的函數改變不了實參的值。
也許會感到困擾?不,我已經在Matlab中習慣了。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Matlab中刪除結構體成員的rmfield函數(參見《Matlab筆記三則》),
(Matlab版本7.0.1)
如果想刪除結構體patient的name成員,用
rmfield(patient, 'name');
是永遠達不到目的的(就像試圖用雙手抓住自己的領子,把自己提到空中);
迷途知返的做法是:
patient = rmfield(patient, 'name');
標題名稱:python函數傳地址,python 傳址
鏈接URL:http://m.kartarina.com/article12/heiggc.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商城網站、網站策劃、定制開發、做網站、網站改版、Google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