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加快,中國的小車普及現象越來越多。早在兩年前,中國就超越了美國,成了全球大的汽車市場。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大幅攀升,報廢汽車的數量也逐年上升。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民用車的保有量已經突破了一億輛,報廢車超過了400萬輛,預計到2020年報廢車數量將超過1400萬輛。
報廢的汽車如何合理有效地回收利用?很多業內人士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截至目前,就此問題國內尚沒有一部具體的實施法規,業內人士呼吁:加強汽車回收利用管理工作勢在必行。
報廢回收標準亟待完善
相關資料顯示,早在2001年,國務院就頒布了《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并于2006年發布《汽車產品回收利用技術政策》。對于這兩個政策,業界給予的評論是:較為宏觀,缺乏具體要求和實施細則,可操作性不強。
很多年過去了,這兩個政策中規定的各項具體管理措施,制定的進展卻相當緩慢,與國內車市發展的速度形成了巨大的對比。因此,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國家有關部門已經討論出五項措施,加強汽車回收利用,包括:相關政策和標準的制定;明確規定汽車產品所含有毒有害物質標準;制定強制性的汽車回收利用法規等等。
這位負責人表示,現階段老的政策已經不能適應開展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的需要,并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回收拆解企業的效益。回收拆解法規和強制報廢標準有待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回收拆解的市場準入制度急需健全。
技術標準要嚴格
眾所周知,報廢汽車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比如鉛、汞、鎘、多溴聯苯和多溴二苯醚等,這些物質被廣泛應用在汽車鋼材、玻璃、剎車片、電子器件、皮革、鍍層等部件或材料中。若不及早采取限制管理措施,報廢汽車將會在回收拆解、材料分離和再利用等環節,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
“但是目前,只有少數自主品牌企業迫于出口壓力,建立了完善的企業回收利用管理體系、汽車產品生態設計體系和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等,并開展了相關研究。”業內人士透露,相當多的車企更多的是追求產銷數據和利潤的大化,這些細節卻沒有做出明確規定。
這個情況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得到改觀,相關人士透露,我國目前正在修訂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條例,加強對汽車報廢行業的管理,并對汽車生產企業的開發、生產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報廢車的三種特點,報廢車就是達到一定使用年限,或因其他原因造成車輛嚴重損壞或技術狀況低劣、且無法修復、耗油量超過國家標準規定值50%、依照政府規定強制報廢的車輛。
(一)報廢車輛隱患多。機動車輛達到報廢程度或到了年限其操作靈活性、穩定性、制動性能等大大降低,隱患處處存在、時時存在,嚴重威脅著過往車輛和行人的安全。
(二)報廢車改頭換面,以次充好。一些報廢車輛到了報廢年限,通過套牌、更新車身顏色等投機取巧的辦法改頭換面與一些被偷、盜、搶的車輛混雜在一起,讓購買者無法辨認。
(三)易誘發交通事故。由于報廢車輛機械性能差、零部件老舊,再加上駕駛員為了載客、拉貨、賺錢,擅自重裝、改裝、破壞車輛構造的均衡和穩定,如果在車輛技術狀況不符合要求的情況下繼續使用,將會導致各種故障的發生,直接影響行車安全,誘發交通事故。
網站名稱:唐山汽車的普及推動汽車報廢行業的發展
文章網址:http://m.kartarina.com/hangye/qchs/n39230.html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