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用于把命令結果打印在屏幕上并同時保存到文件。
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與客戶深入溝通,找到庫倫網站設計與庫倫網站推廣的解決方案,憑借多年的經驗,讓設計與互聯網技術結合,創造個性化、用戶體驗好的作品,建站類型包括:網站制作、成都網站制作、企業官網、英文網站、手機端網站、網站推廣、國際域名空間、雅安服務器托管、企業郵箱。業務覆蓋庫倫地區。
tee用法
描述:從標準輸入中讀取并同時寫入到標準輸出和指定的文件上
選項:
-a,--append:不覆蓋,而是追加輸出到指定的文件中
-i,--ignore-interrupts:忽略中斷信息
若指定的輸出文件為'-',則再次輸出到標準輸出上
實例:
tee Example.txt #將標準輸入中輸入的內容同時輸出到Example.txt和標準輸出上
實踐:
例如 ifconfig | tee ifconfig.log
查看iconfig.log
注:
標準輸入一般有鍵盤和其它文件,標準輸出有屏幕等。tee只能進行標準輸入的輸出,對于錯誤輸入是不能輸出的。
在調試腳本時,想要每個命令的執行過程都輸出到屏幕或者文件中,以便后續查看,如何操作呢?首先腳本第一行要寫為“#!/bin/bash -x”,這樣會把每個命令的執行記錄都輸出到屏幕,若還要輸出到指定文件,要用到tee,但tee只能進行標準輸入,對于標準輸入和錯誤輸入要用到下式:
./filename.sh 21 | tee output.log? ?或者直接 bash -x ./filename.sh?21 | tee output.log
今天調試一個bash,要把屏幕的輸出結果存到log文件中,開始輸入$bash -x ./test.sh log 結果發現log里只存放了程序的執行結果,后來在cu的一篇帖子里?tid=264380highlight=bash得到了啟發,bash -x的調試信息是輸出到2號流中的,所以解決方案為bash -x ./test.sh 21 | tee log 想起以前要存放執行make的結果時也遇到類似問題,總結如下:
1、管道符的“I”的作用只是把前一個程序的標準輸出流(stdout)的數據作為后一個程序的標準輸入流stdin的數據,如不進行重定向,則其他輸出流的信息是無法傳給后面的程序的
2、屏幕得到的信息不一定是從程序的標準輸出來的,也包括標準錯誤輸出流stderr中的信息
3、有些程序(特別是象bash、make這樣執行了其他程序的程序)的設計者為了省事,把一些正常情況的信息也放在stderr中輸出(即使程序本身并無錯誤),而stdout用來輸出被調用程序的執行時信息,造成了用戶的誤解簡單編寫了一下腳本,通過ssh登陸在命令行下運行正常,可是將腳本添加到crontab中就不正常。想記錄一下輸出信息,分析一下錯誤原因。將腳本通過使用info.log 重定向輸出,結果發現一些在命令行下可以看到的文本信息沒有記錄到info.log文件中,研究了一下,那些輸出估計是輸出到了標準錯誤上。
研究了一下通常添加命令后面幾個輸出含義
■ /dev/null 輸出到空設備,表示丟掉輸出信息。
■ 21將輸出到標準錯誤的信息輸出到標準輸出設備(通常是屏幕)有3個默認的i/o,
■ 0是標準輸入,一般是鍵盤
■ 1是標準輸出,一般是屏幕
■ 2是標準錯誤,有時候屏幕上可以看到,但是重定向的文件中看不到的就是它了
我們登錄
Linux
之后,輸入:date
--help
你會發現,命令行滿屏了,上面還有一些內容看不到了,上下方向鍵也不起作用,這該怎么辦呢?
我們可以通過組合鍵實現上一頁和下一頁:Shift
+
PageUp
和
Shift
+
PageDown
或者在輸入命令的后面加上管道命令:less或者more
如:date
--help
|more
date
--help|less
都是可以進行翻頁的。
;?????linux如何進入命令行?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打開linux系統,在linux的桌面的空白處右擊,在彈出的下拉選項里,點擊打開終端即可進入命令行。
2、在Linux的首頁使用Ctrl+alt+T,打開終端。
Linux支持多終端,可以再使用Ctrl+alt+T命令打開多個終端。
3、通過“searchyourcomputer”功能搜索,terminal,也可以打開。
本文章基于ThinkpadE15品牌、centos7系統撰寫的。
修改 /etc/X11/xorg.conf 文檔的 Section "Screen" 語段,在其下 Modes 行的分辨率值后加上_刷新率值,同時如果你的顯示器支持的高分辨率沒有被識別,也可以在這里自己加上。完成以后如下所示
Section "Screen"
[………………]
SubSection "Display"
Depth 24
Modes "1600x1200_60" "1024x768" "800x600" "640x480"
EndSubSection
EndSection
增加如紅色的那行,對于老顯示器,直接寫 "800x600" 即可,前面的也不用嘗試了。
1.命令行→圖形
startx ?注:圖形界面完全關閉,如果界面中有文件未保存,將丟失。
ctrl+alt+F7
init 5 ?注:圖形界面完全關閉,如果界面中有文件未保存,將丟失。
2.圖形→命令行
ctrl+alt+F2
3.開機自動進入命令行模式
用文本編輯器打開文件/etc/inittab,找到:id:5:initdefault:。這行指示啟動時運行級是5,也就是圖形界面,改成3就是命令行了:id:3:initdefault:。
4.圖形界面下怎么輸入命令
在applications找到terminal(中文版本叫終端)
這個是數據流重定向操作的符號,就是將命令行屏幕上的標準輸出或標準錯誤輸出數據傳送到一個文件或設備中,。通俗點來說就是,執行一個命令,本應該顯示在屏幕上的結果,重定向到文件或設備。例如:
ls
/etc
mydata
記住:(一個大于符號)表示以覆蓋的方式重定向數據,意思就是如果大于號后面跟的文件里有數據,會被覆蓋掉。
(兩個大于符號)表示以追加的方式重定向數據,就是后面跟的文件如果有數據,重定向數據會在其后面追加。例子:
ls
/usr
mydata
當前題目:linux命令行屏幕,linux旋轉屏幕命令
地址分享:http://m.kartarina.com/article46/heiheg.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建站公司、網站營銷、ChatGPT、網站導航、動態網站、網頁設計公司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