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限制函數調用次數的實例講解
創新互聯主營柯坪網站建設的網絡公司,主營網站建設方案,app軟件開發,柯坪h5小程序開發搭建,柯坪網站營銷推廣歡迎柯坪等地區企業咨詢
發布時間:2018-04-21 09:58:18 作者:隨便起個名字啊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篇python 限制函數調用次數的實例講解,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
如下代碼,限制某個函數在某個時間段的調用次數,
靈感來源:python裝飾器-限制函數調用次數的方法(10s調用一次) 歡迎訪問
原博客中指定的是緩存,我這里換成限制訪問次數,異曲同工
#newtest.py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import time
def stat_called_time(func):
cache={}
limit_times=[10]
def _called_time(*args,**kwargs):
key=func.__name__
if key in cache.keys():
[call_times,updatetime]=cache[key]
if time.time()-updatetime 60:
cache[key][0]+=1
else:
cache[key]=[1,time.time()]
else:
call_times=1
cache[key]=[call_times,time.time()]
print('調用次數: %s' % cache[key][0])
print('限制次數: %s' % limit_times[0])
if cache[key][0] = limit_times[0]:
res=func(*args,**kwargs)
cache[key][1] = time.time()
return res
else:
print("超過調用次數了")
return None
return _called_time
@stat_called_time
def foo():
print("I'm foo")
if __name__=='__main__':
for i in range(10):
foo()
#test.py
from newtest import foo
import time
for i in range(30):
foo()
print('*'*20)
foo()
foo()
print('*'*20)
for i in range(60):
print(i)
time.sleep(1)
for i in range(11):
foo()
1.1 模塊和包概念
Python程序由模塊組成。一個模塊對應 python源文件,一般后綴名是:.py。
模塊由語句組成。運行 Python 程序時,按照模塊中語句的順序依次執行。
語句是Python程序的構造單元,用于創建對象、變量賦值、調用函數、控制語句等。
1.2 標準庫模塊(standard library)
與函數類似,模塊也分為標準庫模塊和用戶自定義模塊。 Python標準庫提供了操作系統功能、網絡通信、文本處理、文件處理、數學運算等基 本的功能。比如: random(隨機數)、math(數學運算)、 time(時間處理)、 file(文件處理)、 os(和操作系統交互)、sys(和解釋器交互)等。
另外,Python還提供了海量的第三方模塊,使用方式和標準庫類似。功能覆蓋了能想象到的所有領域,比如:科學計算、WEB開發、大數據、人工智能、圖形系統等。
1.3 為什么需要模塊化編程
模塊(module)對應于Python源代碼文件(.py文件)。模塊中可以定義變量、函數、 類、普通語句。 這樣,我們可以將一個 Python程序分解成多個模塊,便于后期的重 復應用。
模塊化編程(Modular Programming)將一個任務分解成多個模塊。每個模塊就像一個積木一樣,便于后期的反復使用、反復搭建。
模塊化編程有如下幾個重要優勢:
便于將一個任務分解成多個模塊,實現團隊協同開發,完成大規模程序
實現代碼復用。一個模塊實現后,可以被反復調用。
可維護性增強。
1.4 模塊化編程的流程
模塊化編程的一般流程:
設計API,進行功能描述。
編碼實現API中描述的功能。
在模塊中編寫測試代碼,并消除全局代碼。
使用私有函數實現不被外部客戶端調用的模塊函數。
1.5 模塊的API和功能描述要點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是用于描述模 塊中提供的函數和類的功能描述和使用方式描述。
模塊化編程中,首先設計的就是模塊的API(即要實現的功能描述),然后開始編 碼實現API中描述的功能。最后,在其他模塊中導入本模塊進行調用。
通過help(模塊名)查看模塊的API。 一般使用時先導入模塊 然后通過help函數查看。
1、定義函數
函數是可重用的程序。本書中已經使用了許多內建函數,如len()函數和range()函數,但是還沒自定義過函數。定義函數的語法格式如下:
def 函數名(參數):
函數體
定義函數的規則如下:
①關鍵字def用來定義一個函數,它是define的縮寫。
②函數名是函數的唯一標識,函數名的命名規則遵循標識符的命名規則。
③函數名后面一定要緊跟著一個括號,括號內的參數是可選的,括號后面要有冒號。
④函數體(statement)為一個或一組Python語句,注意要有縮進。
⑤函數體的第一行可以有文檔字符串,用于描述函數的功能,用三引號括起來。
按照定義規則,可以定義第一個函數了:
def?hello_world():
...?????print('Hello,world!')???#?注意函數體要有縮進
...
hello_world()
Hello,world!
這個函數不帶任何參數,它的功能是打印出“Hello,world!”。最后一行代碼hello_world()是調用函數,即讓Python執行函數的代碼。
2、全局變量和局部變量
全局變量是定義在所有函數外的變量。例如,定義一個全局變量a,分別在函數test1()和test2()使用變量a:
a?=?100???#?全局變量
def?test1():
...?????print(a)
...
def?test2():
...?????print(a)
...
test1()
100
test2()
100
定義了全局變量a之后,在函數test1()和test2()內都可以使用變量a,由此可知,全局變量的作用范圍是全局。
局部變量是在函數內定義的變量,除了用關鍵字global修飾的變量以外。例如,在函數test1()內定義一個局部變量a,分別在函數外和另一個函數test2()內使用變量a:
def?test1():
...?????a?=?100???#?局部變量
...?????print(a)
...
def?test2():
...?????print(a)
...
test1()
100
print(a)
Traceback?(most?recent?call?last):
File?"stdin",?line?1,?in?module
NameError:?name?'a'?is?not?defined
test2()
Traceback?(most?recent?call?last):
File?"stdin",?line?1,?in?module
File?"stdin",?line?2,?in?test2
NameError:?name?'a'?is?not?defined
Python解釋器提示出錯了。由于局部變量a定義在函數test1()內,因此,在函數test1()內可以使用變量a,但是在函數外或者另一個函數test2()內使用變量a,都會報錯,由此可見,局部變量的作用范圍是定義它的函數內部。
一般情況下,在函數內聲明的變量都是局部變量,但是采用關鍵字global修飾的變量卻是全局變量:
def?test1():
...?????global?a???#?全局變量
...?????a?=?100
...?????print(a)
...
def?test2():
...?????print(a)
...
test1()
100
print(a)
100
test2()
100
這個程序與上個程序相比,只是在函數test1()中多了一行代碼“global a”,程序便可以正確運行了。在函數test1()中,采用關鍵字global修飾了變量a之后,變量a就變成了全局變量,不僅可以在該函數內使用,還可以在函數外或者其他函數內使用。
如果在某個函數內局部變量與全局變量同名,那么在該函數中局部變量會覆蓋全局變量:
a?=?100???#?全局變量
def?test1():
...?????a?=?200???#?同名局部變量
...?????print(a)
...
def?test2():
...?????print(a)
...
test1()
200
test2()
100
由于在函數test1()中定義了一個與全局變量同名的局部變量a,因此,在函數test1()中全局變量a的值被局部變量覆蓋了,但是在函數test2()中全局變量a的值沒有被覆蓋。
綜上所述,在Python中,全局變量保存的數據供整個腳本文件使用;而局部變量只用于臨時保存數據,變量僅供局部代碼塊使用。
params
就是(5, 5)
(5,) * 2 ,就是2個5的元組,乘號可以理解成相加。"*" * 30就是30個“*"的字符串
*params作為參數,前面的*號就是把params元組分解成元素的意思,這樣就分開成為2個參數了。實際上傳遞給了x,y
于是就執行了power(5,5)
Python內置函數有很多,為大家推薦5個神仙級的內置函數:
(1)Lambda函數
用于創建匿名函數,即沒有名稱的函數。它只是一個表達式,函數體比def簡單很多。當我們需要創建一個函數來執行單個操作并且可以在一行中編寫時,就可以用到匿名函數了。
Lamdba的主體是一個表達式,而不是一個代碼塊。僅僅能在lambda表達式中封裝有限的邏輯進去。
利用Lamdba函數,往往可以將代碼簡化許多。
(2)Map函數
會將一個函數映射到一個輸入列表的所有元素上,比如我們先創建了一個函數來返回一個大寫的輸入單詞,然后將此函數應有到列表colors中的所有元素。
我們還可以使用匿名函數lamdba來配合map函數,這樣可以更加精簡。
(3)Reduce函數
當需要對一個列表進行一些計算并返回結果時,reduce()是個非常有用的函數。舉個例子,當需要計算一個整數列表所有元素的乘積時,即可使用reduce函數實現。
它與函數的最大的區別就是,reduce()里的映射函數(function)接收兩個參數,而map接收一個參數。
(4)enumerate函數
用于將一個可遍歷的數據對象(如列表、元組或字符串)組合為一個索引序列,同時列出數據和數據下標,一般用在for循環當中。
它的兩個參數,一個是序列、迭代器或其他支持迭代對象;另一個是下標起始位置,默認情況從0開始,也可以自定義計數器的起始編號。
(5)Zip函數
用于將可迭代的對象作為參數,將對象中對應的元素打包成一個個元組,然后返回由這些元組組成的列表
當我們使用zip()函數時,如果各個迭代器的元素個數不一致,則返回列表長度與最短的對象相同。
標題名稱:python限定函數,Python定義函數的規則
標題網址:http://m.kartarina.com/article46/hegseg.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靜態網站、網頁設計公司、營銷型網站建設、云服務器、做網站、網站內鏈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