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自2014年大數據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起,我國不斷出臺大數據相關政策。政策出臺的思路也反映了各階段大數據發展的特征以及面臨的關鍵問題。
醞釀階段(2014年-2015年):從2014年3月?大數據?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開始,認識數據并重視數據價值成為這一階段中央的重要著力點。2015年8月印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國發“2015”50號)明確提出?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并對大數據整體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和統籌布局,產業發展開始起步。
落地階段(2016年-2019年):2016年3月,?十三五?規劃綱要正式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這一時期,政策制定者看到了數據對于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大數據與包括實體經濟在內的各行各業的融合成為了政策熱點。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12月,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了集體學習,國內大數據產業開始全面、快速發展。
深化階段(2020年-至今):隨著國內相關產業體系日漸完善,各類行業融合應用逐步深入,國家大數據戰略開始走向深化。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臵體制機制的意見》,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并稱為五種要素,提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5月18日,中央在《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中提出進一步加快培育發展數據要素市場。這意味著,數據已經不僅是一種產業或應用,而已成為經濟發展賴以依托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
數據要素市場化配臵上升為國家戰略,將對發展數字經濟、完善現代化治理體系產生深遠影響。在數字社會,數據扮演基礎性戰略資源和關鍵性生產要素雙重角色,一方面,有價值的數據資源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催生和推動眾多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數據區別于以往生產要素的突出特點是對其他要素資源具有乘數作用,可以放大勞動力、資本等要素在社會各行業價值鏈流轉中產生的價值。作為生產要素之一,數據的流通、交易、資產化、資本化等各種配臵手段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互聯互通社區
互聯互通社區專注于IT互聯網交流與學習,旨在打造最具價值的IT互聯網智庫中心,關注公眾號:互聯互通社區,每日獲取最新報告并附帶專題內容輔助學習。
方案咨詢、架構設計、數字化轉型、中臺建設、前沿技術培訓與交流,合作請+微信:hulianhutongshequ
網站標題:我國數據戰略的布局歷程-創新互聯
當前地址:http://m.kartarina.com/article40/dcjjho.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品牌網站建設、虛擬主機、企業網站制作、電子商務、網站排名、Google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