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如何使用Git進行Vivado工程的管理,文章內容質量較高,因此小編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對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10年的江海網站建設經驗,針對設計、前端、開發、售后、文案、推廣等六對一服務,響應快,48小時及時工作處理。網絡營銷推廣的優勢是能夠根據用戶設備顯示端的尺寸不同,自動調整江海建站的顯示方式,使網站能夠適用不同顯示終端,在瀏覽器中調整網站的寬度,無論在任何一種瀏覽器上瀏覽網站,都能展現優雅布局與設計,從而大程度地提升瀏覽體驗。成都創新互聯從事“江海網站設計”,“江海網站推廣”以來,每個客戶項目都認真落實執行。
??git有多好用我就不用多說了,可謂是程序員必備技能之一。對于一般的軟件代碼來說,只需把源文件進行git管理即可。但對于FPGA工程師來說,使用git多多少少有些蛋疼,主要有下面幾個問題:
有bd文件的工程中,只把bd文件加入git是不行的;
很多公司都會有一些積累下來的hdl文件,放到某個文件夾中,所有的工程目錄下都會有這個文件夾,因此這個文件中會有很多不是當前工程的文件,因此git的文件中,必須包含當前工程的files list,否則就得重新添加文件;
如果把整個Vivado工程都放入git,非必要文件太多,既浪費git服務器的空間,Push和Pull的速度也會很慢;
很多FPGA工程師有自己的一套git管理Vivado的流程,但每次push前和Clone后都需要做很多操作。
??最近我也一直在研究Vivado工程git的管理方式,查了網上很多方法,但有些操作略復雜,有些方法完全不起效,但好在最終綜合整理出了一種相對簡單的方式進行,也許這種方式不是最合適的,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希望能分享出來。
我們只講Vivado的工程,不包括HLS或者Sdk工程,因為這這兩個工具都是純C/C++/TCL的,git管理起來比較簡單
??我們采用如下的目錄結構,這種方式也是Xilinx官網某個教程上推薦的,
Work目錄:Vivado的工程全都放在Work目錄下,包括bd以及它的相關文件;
Src目錄:放hdl的源文件以及IP Core的源文件;
Doc目錄:放跟工程相關的文檔,如果沒有的話可以不加;
Mcs目錄:放工程生成的bit和mcs文件,這個文件也看個人用途,如果覺得bit文件太大不想放在git上也無所謂,但個人覺得在調試的時候經常會用到之前測試好了某個bit;
Scripts目錄:也是進行git管理的關鍵,里面放各種Tcl腳本;
如果工程中有SDK/HLS/SsyGen,可以在該目錄下再增加文件夾專門放置對應的工程文件。
在打開的Vivado工程中,通過Tcl Console將目錄切換到Work目錄:
cd [get_property directory [current_project ]]
生成新建工程的Tcl腳本,執行:
write_project_tcl {./Scripts/s1_recreate_project.tcl}
依次生成bd文件的tcl腳本,比如工程中有兩個bd文件aa.bd
和bb.bd
,打開aa.bd
,并執行:
write_bd_tcl {./Scripts/s2_aa_bd.tcl}
打開bb.bd
,并執行:
write_bd_tcl {./Scripts/s3_bb_bd.tcl}
這樣,在Scripts文件夾中,就會多出三個文件:
替換為:
切換到Scripts目錄
依次執行:
source ./s1_recreate_project.tcl
source ./s2_aa_bd.tcl
source ./s3_bb_bd.tcl
OK,到這里工程就Clone完成了!!!
下面說一下我操作的過程中碰到的幾個問題:
如果是DDR3的MIG IP Core,會有Configuration Files,如果我們修改了MIG,并重新生成后,就會經常出現這個Configuration Files找不到的情況,像下面這樣:
這樣就要我們在導出s1_recreate_project.tcl
前要先把這個文件替換成正確的文件。如果MIG是放在到bd中,那么在上述的第6步修改s1_recreate_project.tcl
中,也要把mig_*.prj
文件刪掉,因為這個文件是在新建MIG時自動生成的。
有些朋友用bd的時候喜歡用wrapper.v的文件來封一層,這個wrapper.v是Vivado自動生成的,而且默認目錄就是在Work的工程目錄下,我們可以不用管這個wrapper.v的文件,等bd文件添加進去后,再手動生成一下即可;也可以不使用wrapper.v,直接例化bd文件。
上面這種方法是在Vivado2017.2上進行的測試,如果是2017.4及以上的版本,write_project.tcl
指令中需要增加-use_bd_files
選項,也就是:
write_project_tcl -use_bd_files {./Scripts/s1_recreate_project.tcl}
如果不加這個選項,默認會把bd文件信息也導出,這樣在運行時會提示么有發現bd文件的錯誤。
如果是低版本的工程進行git后,要用高版本的Vivado打開,我們可以在導出bd時去掉IP的版本信息,也就是:
write_bd_tcl -no_ip_version {./Scripts/s2_aa_bd.tcl}
??我嘗試了網上很多方法基本都不能直接使用,但他們既然把方法放到網上,說明是經過測試的,但可能測試的并不是特別全面,就是MIG的IP一樣,如果我的工程中沒有這個IP,那我也不知道在git時會出現這種問題。我也不能保證在使用別的IP時不會出現問題,但思路都是一樣的,就是把工程的tcl腳本和bd的tcl腳本分開,先新建工程把非bd文件的內容加進來,再把bd的文件內容添加進來。
關于如何使用Git進行Vivado工程的管理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新聞標題:如何使用Git進行Vivado工程的管理
標題路徑:http://m.kartarina.com/article4/pphcoe.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內鏈、標簽優化、網站制作、建站公司、品牌網站建設、網站收錄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