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5 月 30 日消息 根據IT之家網友投稿,知名系統軟硬件監測軟件 AIDA64 于近日在推特中回復提問。表示正在研發華為鴻蒙 Harmony OS 版本的 App。這款軟件除了提供電腦版本,還推出了 iOS、安卓、Linux 等平臺的版本,用于詳細顯示硬件信息。
超過十余年行業經驗,技術領先,服務至上的經營模式,全靠網絡和口碑獲得客戶,為自己降低成本,也就是為客戶降低成本。到目前業務范圍包括了:網站設計、網站建設,成都網站推廣,成都網站優化,整體網絡托管,微信平臺小程序開發,微信開發,App定制開發,同時也可以讓客戶的網站和網絡營銷和我們一樣獲得訂單和生意!
IT之家了解到,華為鴻蒙 OS 目前推出了 2.0 開發版,這一系統的安裝包后綴名為 *.hap,目前配套的開發工具、方舟編譯器已經就緒。
AIDA64 Extreme 桌面版于 5 月 21 日更新了最新測試版,新增了對于英偉達 CMP 50HX(TU102-100)、RTX 3060 Ti LHR 等顯卡的支持,同時添加了英特爾 11 代移動處理器的相關信息。這一版本修復了對于 AMD Navi 22、Navi 23 核心顯卡的檢測。
IT之家此前報道,華為將于 6 月 2 日正式發布鴻蒙 HarmonyOS 手機操作系統,首批機型將有 Mate40 系列、Mate30 系列、P40 系列、MateX2 系列。
自鴻蒙系統問世后就一直處于一種尷尬的局面,安卓、iOS系統已經完善得盡善盡美,多數APP也是以這兩個系統為基地開發的,這就讓鴻蒙系統的APP生態環境極其薄弱,甚至還有人擔心,更新了鴻蒙系統后,會不會手機上就不能用APP了。
這些擔心自然是多余的,OPPO、vivo、魅族等廠商都已經陸續適配鴻蒙OS系統,可見華為鴻蒙OS系統還是有著一定的優勢,并且國內3100多支開發團隊都報名參加了華為鴻蒙系統開發者創新大賽,并且有23支團隊脫穎而出,已經進入了鴻蒙系統專屬APP開發過程。
眾所周知,對于一款操作系統而言,最重要的是生態,如果生態不行,操作系統本身再好也難以持續下去。當初微軟的windows Phone,還有三星的Tizen就是這樣敗北的。
所以在鴻蒙系統發布后,大家就一直期待鴻蒙系統的生態能夠迅速發展起來,雖然鴻蒙是能夠兼容安卓APP的,但那是“借雞生蛋”,最終還是要自己“喂雞生蛋”才靠譜。
而據華為在8月初時的說法, 鴻蒙生態開發者數量已突破120萬,超過300家應用伙伴加入到鴻蒙生態,共有65款設備已經升級HarmonyOS 2正式版。
但是讓人驚訝的是,鴻蒙原生的APP數量才300多款,目前鴻蒙系統中使用的更多的還是安卓APP,于是有網友評價稱,120萬開發者,開發出300多款APP,真是開發了個寂寞。
像蘋果目前在中國有440多萬注冊開發者,開發了iOS版的APP超過100萬個,而安卓在中國有500多萬開發者,有200多萬安卓版APP。
那么為何120多萬開發者,就開發出300多個APP,平均3000多人才開發出一個APP來?
首先要說一說的是這120萬開發者究竟是怎么算的,我們知道目前在華為的系統中,是沒有GMS的了,全是使用HMS,鴻蒙中是如此,EMUI中也是如此。
所以加入HMS的開發者,特別是加入鴻蒙系統中應用商店 “AppGallery”的開發者, 理論上是可以稱之為鴻蒙生態的開發者的,而HMS已經發展了好多年, “AppGallery” 里面已經有上百萬APP之多,所以有120萬開發者很正常,這是統計口徑的不同,大家不要以為鴻蒙生態的開發者,就必須開發出鴻蒙原生APP出來。
其次,也正因為 鴻蒙系統兼容安卓系統應用,所以開發者們是無需專門開發鴻蒙系統應用,也能接入鴻蒙生態,所以這120萬的開發者,也不一定馬上就會行動,開發鴻蒙專版APP出來,畢竟開發維護也是有成本的。
所以他們會觀望,會看看鴻蒙的發展情況,當 用戶量上升,個性化功能增加,才會有未來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針對性的開發鴻蒙版本應用。
標題名稱:鴻蒙平臺app開發,鴻蒙軟件開發平臺
文章鏈接:http://m.kartarina.com/article4/dseshoe.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ChatGPT、Google、小程序開發、網站改版、網站排名、動態網站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