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用import函數
創新互聯是一家專注于成都網站設計、成都網站建設與策劃設計,浮梁網站建設哪家好?創新互聯做網站,專注于網站建設十年,網設計領域的專業建站公司;建站業務涵蓋:浮梁等地區。浮梁做網站價格咨詢:18980820575
Python中后面引用前面的代碼,在開頭import函數。在程序里直接使用之前寫的函數代碼就可以了。
4.6. 定義函數
我們可以創建一個用來生成指定邊界的斐波那契數列的函數:
def fib(n): # write Fibonacci series up to n
... """Print a Fibonacci series up to n."""
... a, b = 0, 1
... while a n:
... print(a, end=' ')
... a, b = b, a+b
... print()
...
# Now call the function we just defined:
... fib(2000)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關鍵字 def 引入了一個函數 定義。在其后必須跟有函數名和包括形式參數的圓括號。函數體語句從下一行開始,必須是縮進的。
函數體的第一行語句可以是可選的字符串文本,這個字符串是函數的文檔字符串,或者稱為 docstring。(更多關于 docstrings 的信息請參考 文檔字符串) 有些工具通過 docstrings 自動生成在線的或可打印的文檔,或者讓用戶通過代碼交互瀏覽;在你的代碼中包含 docstrings 是一個好的實踐,讓它成為習慣吧。
函數 調用 會為函數局部變量生成一個新的符號表。確切的說,所有函數中的變量賦值都是將值存儲在局部符號表。變量引用首先在局部符號表中查找,然后是包含函數的局部符號表,然后是全局符號表,最后是內置名字表。因此,全局變量不能在函數中直接賦值(除非用 global 語句命名),盡管他們可以被引用。
函數引用的實際參數在函數調用時引入局部符號表,因此,實參總是 傳值調用 (這里的 值 總是一個對象 引用 ,而不是該對象的值)。[1] 一個函數被另一個函數調用時,一個新的局部符號表在調用過程中被創建。
一個函數定義會在當前符號表內引入函數名。函數名指代的值(即函數體)有一個被 Python 解釋器認定為 用戶自定義函數 的類型。 這個值可以賦予其他的名字(即變量名),然后它也可以被當作函數使用。這可以作為通用的重命名機制:
fib
f = fib
f(100)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如果你使用過其他語言,你可能會反對說:fib 不是一個函數,而是一個方法,因為它并不返回任何值。事實上,沒有 return 語句的函數確實會返回一個值,雖然是一個相當令人厭煩的值(指 None )。這個值被稱為 None (這是一個內建名稱)。如果 None 值是唯一被書寫的值,那么在寫的時候通常會被解釋器忽略(即不輸出任何內容)。如果你確實想看到這個值的輸出內容,請使用 print() 函數:
首先,Python中一切事物皆對象,變量是對對象在內存中的存儲和地址的抽象。所有的變量都可以理解是內存中一個對象的“引用”,或者,也可以看似c中void*的感覺。
python中統一都是引用傳遞,同時要注意類型是屬于對象的,而不是變量。而對象有兩種,“可更改”(mutable)與“不可更改”(immutable)對象。在python中,strings, tuples, 和numbers是不可更改的對象,而list,dict等則是可以修改的對象。
當我們寫下面語句時:
Python解釋器其實順序干了兩件事情:
從這里可以看出strings類型是不可變量,不可變實際上指的是不會更該字符串,比如把a = '123' 變為 a ='1234' 實際上是先創建了 “1234” 再用a去指向它。
但是,像list,dict等“可更改”的變量,他們會直接再本地更改,不會進行副本拷貝。
簡言之,當在 Python 中 a = sth 應該理解為給 sth 貼上了一個標簽 a。當再賦值給 a 的時候,就好象把 a 這個標簽從原來的 sth 上拿下來,貼到其他對象上,建立新的"引用"。
既然Python只允許引用傳遞,那有沒有辦法可以讓兩個變量不再指向同一內存地址呢?
copy對于一個復雜對象的子對象并不會完全復制,什么是復雜對象的子對象呢?就比如序列里的嵌套序列,字典里的嵌套序列等都是復雜對象的子對象。對于子對象,python會把它當作一個公共鏡像存儲起來,所有對他的復制都被當成一個引用,所以說當其中一個引用將鏡像改變了之后另一個引用使用鏡像的時候鏡像已經被改變了。
deepcopy的時候會將復雜對象的每一層復制一個單獨的個體出來。 當然其中主要的操作還是地址問題。
當一個引用傳遞給函數的時候,函數自動復制一份引用,這個函數里的引用和外邊的引用沒有半毛關系了.所以第一個例子里函數把引用指向了一個不可變對象,當函數返回的時候,外面的引用沒半毛感覺.而第二個例子就不一樣了,函數內的引用指向的是可變對象,對它的操作就和定位了指針地址一樣,在內存里進行修改.
引用計數
PyObject是每個對象必有的內容,其中ob_refcnt就是做為引用計數。當一個對象有新的引用時,它的ob_refcnt就會增加,當引用它的對象被刪除,它的ob_refcnt就會減少.引用計數為0時,該對象生命就結束了。
優點:
缺點:
選中需要查看的函數(光標移到函數所在的位置),然后使用eclipse快捷鍵Ctrl+Shift+G,然后就會在search窗口中看到函數調用的樹狀結構圖。
以最簡單的一個代碼為例:
class A:
s="hello"
def p(self):
? print(self.s)
if __name__ == '__main__':
a=A()
a.p()
光標移到第4行p的位置,然后Ctrl+Shift+G,得到如下所示: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用3種方法來在外部引用函數內部定義的列表:
#返回函數內部定義的列表
def int_list1():
l=[1,2]
return l
#將函數內部列表定義成全局的
def int_list2():
global l
l=[3,4]
#將函數內部列表定義成函數的一個屬性
def int_list3():
l=[5,6]
int_list3.l=l
print(int_list1())
int_list2()
print(l)
int_list3()
print(int_list3.l)
這是截圖:
今天遇到同樣的問題,就來答一波吧
1,如果是在類中,那么就很簡單了,類中的一個函數調用另一個函數,只要在那個被調用的函數前加self即可(圖如下,詳細可以參考筆者博客),
2,如果不是在類中,(這是筆者遇到的問題),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如下sin_f函數調用sin函數(注:a=sin()不能寫到sin_f()函數下,會說a沒聲明就調用):
3,如果是已經存在的包,那么調用包更簡單了,(同樣可以參考筆者上面給的那個博客第四部分)
4,最后,更多關于python問題可以參考筆者的python教程筆記
新聞標題:python中函數的引用,Python中函數的調用
鏈接地址:http://m.kartarina.com/article34/hegspe.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收錄、網站建設、企業建站、軟件開發、企業網站制作、營銷型網站建設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