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linux失敗命令行 linux執(zhí)行安裝命令

在Vmware 6安裝Linux的步驟 ?怎么我總是不成功呢!

下載VMWare解壓后根據(jù)提示正觸安裝VMWare到硬盤中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公司為您提適合企業(yè)的網(wǎng)站設計?讓您的網(wǎng)站在搜索引擎具有高度排名,讓您的網(wǎng)站具備超強的網(wǎng)絡競爭力!結合企業(yè)自身,進行網(wǎng)站設計及把握,最后結合企業(yè)文化和具體宗旨等,才能創(chuàng)作出一份性化解決方案。從網(wǎng)站策劃到成都網(wǎng)站設計、成都做網(wǎng)站, 我們的網(wǎng)頁設計師為您提供的解決方案。

(1) 建立虛擬機

A.用鼠標左建雙擊桌面中的"VMware workstation"圖標,運行虛擬機

B.建立一臺虛擬機。點擊“FILE(文件)”-“NEW(新建)”--“NewVirtual Machine(

新建虛擬機)”,彈出虛擬機創(chuàng)建菜單。

C.根據(jù)向導一步一步地創(chuàng)建虛擬機,首先選擇安裝方式是“TYPICAL(典型)”還是

“CUSTOM(自定義)”安裝。 我這里選擇典型。

D.因為這里是用于安裝REDHAT,所以在Guest operating system(客戶操作系統(tǒng))“

中選擇”LINUX“,點擊下一步。

E.在Virtual machine name(虛擬機名字)中輸入你想建立的虛擬機的名字

F.在Location(位置)中選擇虛擬機的安裝位置。因為會在虛擬機中安裝操作系統(tǒng)

和應用軟件,所以建議將虛擬機安裝在一個有較大空間的磁盤分區(qū)中

G.如果你的電腦連接在網(wǎng)絡中,那么選擇一個合適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我這里選擇

Use bridged net-working(使用路由網(wǎng)絡)

H.點擊finish,返回VMWARE主界面,LINUX虛擬機就建好了。

2. 安裝操作系統(tǒng)

A. 選中LINUX虛擬機,點擊VMWARE工具欄中的Power ON按鈕,啟動LINUX虛擬機

B.然后插入REDHAT7.3光盤,虛擬系統(tǒng)根據(jù)你選擇的安裝方式開始安裝。

3.從硬盤安裝REDHAT7.3

如果你認為從光驅中安裝比較費時間,又不方便,那你可以將光盤文件轉換成ISO文件拷

貝在硬盤中,然后從硬盤安裝。

A.點擊Settings(設置)--Configuration Editor(編輯配置)進入設置界面對虛擬機進行

配置。

B.在Hardware(硬件)選項中,選擇DVD/CD--ROM[IDE 1:0]項,在左邊的選項中進行設置。

C.在Connection(連接)選項選中Use ISO image(使用ISO鏡像包),然后點擊Browse(預覽)

按鈕,找到放置ISO文件的目錄。

D.在打開對話框中選擇RedHat.ISO文件,然后點擊打開,將ISO文件打開(如果第一個ISO

文件安裝完后,計算機提示你插入第二張光盤,則在此選擇RedHat.ISO,如此類推)

E.在Virtual device mode(虛擬設備模式)選擇虛擬設備的接口方式,選擇IDEO:0項

然后點擊OK返回到虛擬機界面下,點擊Power ON就可以直接從硬盤安裝操作系統(tǒng)了

4 安裝VMware Tools

虛擬機安裝REDHAT7.3時,在狀態(tài)欄中一直提醒你安裝VMware Tools.因為虛擬機是默認

使用自帶的虛擬顯卡,只有正確安裝了VMware Tools后,才能在虛擬機中正確啟動

REDHAT7.3操作系統(tǒng),并正確設置顯卡以及顯示器的分辨率等參數(shù)。

注意:在安裝好LINUX后再進行此項操作

A.重新啟動虛擬機,點擊Setting(設置)--VMware Tools Install(安裝VMware工具)

在彈出的菜單中點擊Install,安裝VMware工具。

B.點擊Devices(設備)菜單,你會發(fā)現(xiàn)光驅的菜單項由IDE :0變成了IDE :0F:\

program Files\VMware\Vmware Workstation\Programs\Linux.ISO,

這表示VMware將LINUX的ISO映像文件 作為了虛擬機的光盤。

C.其實這時并沒有真正地安裝上VMware Tools軟件包,還須進一步設置。

進入文本登錄界面中,輸入管理員用戶名(ROOT)和密碼進入ROOT@LOCALHOST ROOT

目錄下。

D.在命令行后面輸入如下命令(注意大小寫和空格,同時每行命令后記住回車)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 (加載CDROM設備,并且CDROM為只讀屬性。)

cp /mnt/vmware-linux-tools.tar.gz/tmp (將該軟件包持拷貝到LINUX的TMP目錄下)

umount /dev/cdrom (舍載CDROM)

cd /tmp (進入TMP目錄)

tar zxf vmware-linux-tools.tar.gz (解壓該軟件包)

cd vmware-linux-tools (進入解壓后的目錄)

./install.pl (運行安裝命令,系統(tǒng)開始安裝vmware tools)

E` 在屏幕的提示下,連續(xù)回車兩次后,系統(tǒng)安裝完VMWARE TOOLS,在命令

行中輸入STARTX命令,啟動REDHAT7.3,進入圖形界面。

5. 設置顯示器的分辨率

這時虛擬機顯示器的分辨率高于本機,由于兩機顯示器的分辨率的不同將造成圖形

窗口的大小不一致,在本機與虛擬機之間相互切換時就很不方便

所以要重新設置虛擬機顯示器的分辨率。

A.在命令行中鍵入cd /etc/x11(X為大寫)。進入配置文件所在的目錄,同時輸入

mc命令。

B.進入MC編輯器,用上下箭頭將光標移動到XF86Config-4.vm文件,按下F4,這時將出

現(xiàn)一個文本窗口,里面顯示了配置信息。

D.顯示的配置信息一般在Screen Section標題后面可找到它。

E 找到顯示器的分辨率之后,將Modes中高于本機的ms windows所用的分辨率全部

刪除,刪除務必從高分辨率向低分辨率刪除,以免出現(xiàn)漏洞。

F.保存修改的信息,退到X11目錄下,輸入startx進入圖形界面,虛擬機內的操作系統(tǒng)

的分辨率就發(fā)生了改變。

+++++++++++++++++++++++++++++++++++++++++++++

在VMWARE下用host-only實現(xiàn)Redhat linux-guest上網(wǎng),并啟動samba服務

以下是在裝完vmware,并裝好vmware-tools

1,在windows下,連接外網(wǎng)的網(wǎng)卡,屬性-〉高級-〉Internet連接共享-〉選中允許其他網(wǎng)絡用戶通過。。-〉家庭網(wǎng)絡連接選VMnet1-〉確定

2,在linux下,配置靜態(tài)IP

點小紅帽-〉System Settings -Network 打開Network Configuration

雙擊下面的Profile打開對話框,在靜態(tài)ip地址下填上

Address:192.168.0.21 (最后一位除1可以隨便寫)

Subnet Mask: 255.255.255.0

Gateway:192.168.0.1

點OK

選DNS,填Primary DNS:192.168.0.1

選hosts,可以看見你的主機名和IP,下面需要改動

Save

3,編輯主機地址

新建一個終端,寫vi /etc/hosts 打開hosts文件

把主機前的ip改為Address里面設的ip。(一般就在第一行)

4,重起網(wǎng)絡服務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5, 應該可以上網(wǎng)了

6,配置samba

vi /etc/samba/smb.conf 打開配置文件

找到hosts allow或在文件里加上 hosts allow = 192.168.0.(不要忘了最后的點)

在文件的最后加上共享的文件夾,下面是示例。(文件里有說明怎樣加上共享文件夾)

[root]

comment = all for windows

path = /root

guest ok = yes

writeable = yes

[data]

comment = data

path = /data

guest ok = yes

writeable = yes

保存退出

7, 重起samba服務

service smb restart

8, 然后在windows下,就可以訪問上面設置的共享文件夾了。

開始-〉運行-填上\\192.168.0.21

訪問你的共享文件夾

9,最后,你可以用遠程工具如putty.exe,在windows下用ip:192.168.0.21登陸linux

這樣你就可以在windows下用命令行工作在linux下,而不用去切換到vmware下

10,如果以上設置好,不行的話,在linux下用下面的命令

ifconfig 看一下eth0是不是設的ip:192.168.0.21

如果不是

ifconfig eth0 192.168.0.21

service smb restart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如何在linux安裝 vim 失敗

VIM的安裝

1

在命令行敲入“vi”后按"tab"鍵,可以看到目前系統(tǒng)中只安裝了vi和vim.tiny。

vim是從VI發(fā)展而來的一個文本編輯器,功能更強大。而vim.tiny是vim的精簡版,所以,安裝vim勢在必行。

2

ubuntu系統(tǒng):

普通用戶下輸入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vim-gtk

centos系統(tǒng):

普通用戶下輸入命令:yum -y install vim*

圖片以ubuntu為例

3

這里,輸入“y”后,回車。

4

之后不需要任何操作,等待安裝完成。

安裝完成之后,在命令行敲入vi,按“tab”鍵。

可以看到,已經(jīng)有vim命令的存在。

安裝成功。

END

VIM的配置

剛安裝的VIM,可能界面并不是十分友好,這就需要我們去更改vim的配置文件,按照我們的需求去修改它。

在命令行下,輸入命令:sudo vim /etc/vim/vimrc

必須加上sudo,否則你是沒有權限編輯vimrc的。

在這個文件中,會有這么一句:

syntax on

意思是語法高亮,如果您的被注釋掉了,請“讓它出來”。就像下圖所示

下圖為小編的VIM配置。

請在您的VIM的最后一行,輸入他們,可以讓您的VIM變得更漂亮、舒服。

set nu // 在左側行號

set tabstop //tab 長度設置為 4

set nobackup //覆蓋文件時不備份

set cursorline //突出顯示當前行

set ruler //在右下角顯示光標位置的狀態(tài)行

set autoindent //自動縮進

保存之后,配置完畢。

上面的配置,其實是非常簡單的,比如一些配色方案等,小編并沒有寫入,如果您還有其他需求的話,建議百度。

OK,我們來編寫一個小程序,入下圖所示,可以看出,界面已經(jīng)比較美觀了,至少小編用他來寫程序、看文檔,還是感覺很友好的。

Linux 出現(xiàn)command not found 錯誤解決

在很多人學習Linux命令行,會經(jīng)常遇到command not found 錯誤,出現(xiàn)上述錯誤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命令書寫錯誤,如有些人將Windows命令與Linux命令搞錯,如查看ip相關信息,Linux命令行應該為ifconfig

環(huán)境變量沒有配置好,這里一般有兩種解決方法,第一,可以切換到root用戶執(zhí)行命令,第二種,就是配置用戶的環(huán)境變量,其指令如下:

export 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n:/usr/sbin:/usr/bin:/root/bin

----------------------------分割線----------------------------

Linux命令找不到?(找不到命令)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如果你在終端輸入一個命令,而系統(tǒng)提示你說命令沒有找到(Command not found)的話,要么是因為你沒有裝相應的軟件包,要么就是因為路徑設置的問題。如果是因為軟件包的問題,那沒有別的好說的,安裝相應的軟件包就好了。而另外一種情況,則需要對用戶的路徑進行設置。這里針對普通用戶和超級用戶分開介紹,以 RedHat 些列為例。

一、普通用乎如果一些程序沒有安裝在系統(tǒng)默認的路徑(ie /bin/, /usr/bin, /usr/local/bin/ )里面,這個時候普通用戶想要調用這些命令,必須設定路徑。方法很簡單:以普通用戶登錄,然后在終端輸入:

vi ~/.bash_profile

會出現(xiàn)如下的內容:# .bash_profile

export PATH此時,只要在export PATH前面加入自己的路徑即可,例如我的修改后如下:[ @localhost bin]$ cat ~/.bash_profile# .bash_profile# Get the aliases and functionsif [ -f ~/.bashrc ]; then . ~/.bashrcfi# User specific environment and startup programsPATH=$PATH:/usr/local/programs/crosstool/gcc-4.0.2-glibc-2.3.6/arm-linux-gnu/bin/export PATH

二、超級用戶這里主要是一些用在系統(tǒng)管理上的命令,例如ifconfig, route等等, 他們位于/sbin, 或/usr/sbin/下。其實這些命令本身就沒有任何問題,軟件包早已安裝完畢,路徑設置也沒有絲毫問題。而出現(xiàn)Command not found的原因在于:在終端使用su變成超級用戶的時候沒有將root的路徑(環(huán)境)一起切換過來,從而導致身份雖然已經(jīng)是root,但是工作的環(huán)境和路徑依舊是普通用戶的。這種問題的解決方法有兩個,其一是按照(一)里面提到的,對普通用戶的工作路徑進行修改,但是這樣比較麻煩。其二則簡單的多,只要在使用su的時候在其后家上一個空格和”-“ ,即將su改為 su - 。這樣就可以在成為root的同時將root的工作路徑也一起切換過來了。如果你已經(jīng)使用su變成了root,那也沒有關系,只要在輸入一下su - 就好了。

原文地址:

在Linux下使用rpm命令安裝失敗

你的發(fā)行版是ubuntu吧,它不支持Rpm包,只能用deb包,實在要安rpm可執(zhí)行sudo apt-get install alien下載轉換工具,轉換后執(zhí)行sudo dpkg -i *.deb就行了,不過一般安不上,用原生deb包最好,再說ubuntu的軟件源不很方便嗎?

新電腦裝linux系統(tǒng)報內核錯誤

linux管理常見錯誤一:隨意許可,原因是不理解許可

如果對許可配置不當,就會給黑客留下機會。處理許可問題的最簡單方法是使用所謂的RWE方法,即Read(讀取)、Write(寫入)、Execute(執(zhí)行)。假設你想讓一個用戶能夠讀取一個文件但不能寫入文件。為此,你可以執(zhí)行:chmod

u+w,u-rx 文件名,一些新用戶可能會看到一個錯誤,說他們沒有使用文件的許可,因此他們就使用了:Chmod 777

文件名,以為這樣能夠避免問題。但這樣做實際上會導致更多的問題,因為它給了文件的可執(zhí)行的權限。

記住這一點:777將一個文件的讀取、寫入、執(zhí)行的許可給了所有用戶,666將一個文件的讀取、寫入權限給了所有用戶,而555將文件的讀取、執(zhí)行權限給了所有用戶,還有444、333、222、111等等。

linux管理常見錯誤二:忽視更新

這并不是說Linux管理員缺乏技巧。不過,許多Linux管理員在運行了Linux之后,以為日后就無事可做了,以為它安全可靠。其實,新的更新可以為一些新的漏洞打上補丁。維持更新可以在一個易受損的系統(tǒng)與一個安全的系統(tǒng)之間構造分水嶺。Linux的安全來自于不斷地維護。為了實現(xiàn)安全性,為了使用一些新的特性和穩(wěn)定性,任何管理員都應當跟上Linux的更新步伐。

linux管理常見錯誤三:不經(jīng)過嚴格審核,從多種渠道下載安裝各種類型的應用程序

乍看起來,這也許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如果你在運行Ubuntu,你會知道包管理程序使用的是。deb軟件包。不過,你找到的許多應用程序是以源代碼的形式提供的。沒有問題嗎?這些程序安裝后也許能夠正常工作。但是你為什么不能隨意安裝程序呢?道理很簡單,如果你以源的形式安裝了程序,那么,你的軟件包管理系統(tǒng)將無法跟蹤你所安裝的東西。

因此,在程序包A(以源的形式安裝)依賴于程序包B(從一個。deb庫安裝的),而軟件包B是從更新管理器更新的時候,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程序包A可能運行,也可能無法運行。不過,如果程序包A和B都從。deb庫安裝的話,二者都能運行的機會將更高。此外,在所有的程序包都來自于同樣的二進制類型時,更新程序包將更為容易。

linux管理常見錯誤四:將服務器啟動進入到X

在一臺機器是專用服務器時,你可能會想到安裝X,這樣一些管理任務就會簡單一些。不過,這并不意味著用戶需要將服務器啟動進入到X.這樣會浪費珍貴的內存和CPU資源。相反地,你應當在級別3上停止啟動過程,進入命令行模式。這樣做不但會將所有的資源留給服務器,而且還會防止泄露機器的機密。要登錄到X,用戶只需要以命令行方式登錄,然后鍵入startx進入到桌面。

linux管理常見錯誤五:糟糕的口令

記住,root

的口令通常是linux王國的關鍵。所以為什么要讓root的口令那么容易被破解呢?保障你的用戶口令的健壯性至關重要。如果你的口令比較長,且難于記憶,可將這個口令存放在一個可被加密的位置。在需要這個口令時,可用解密軟件解開這個口令使用之。

linux管理常見錯誤六:沒有備份關鍵的配置文件

許多管理員都有這樣的體會,在升級到某個X版本,如X11之后,卻發(fā)現(xiàn)新版本破壞了你的xorg.conf配置文件,以至于你再也無法使用X?建議你在升級X之前,先對以前的/etc/x11/xorg.conf作一個備份,以免升級失敗。當然,X的升級程序會設法為用戶備份xorg.conf文件,但它卻在/etc/x11目錄內備份。即使這種備份看起來不錯,你最好還是自己做一個備份吧。筆者的一個習慣是將其備份到/root目錄中,這樣,用戶就可以知道只有根(root)用戶能夠訪問此文件。記住,安全第一。這里的方法也適用于其它的關鍵備份,如Samba、Apache、Mysql等。

linux管理常見錯誤七:忽視日志文件

/var/log的存在是有理由的。這是存放所有的日志文件的唯一位置。在發(fā)生問題時,你首先需要看一下這里。檢查安全問題,可看一下/var/log/secure.筆者看的第一個位置是/var/log/messages.這個日志文件保存著所有的一般性錯誤。在此文件中,你可以得到關于網(wǎng)絡、媒體變更等消息。在管理一臺機器時,用戶可以使用某個第三方的應用程序,如logwatch,這樣就可以創(chuàng)建為用戶創(chuàng)建基于/var/log文件的各種報告。

linux管理常見錯誤八:沒有安裝一個可正常運行的內核

你可能不會在一臺機器上安裝10個以上的內核。但你需要更新內核,這種更新并沒有刪除以前的內核。你是怎么做的呢?你一直保持使用最近的可正常工作的內核。假設你目前正常工作的內核是2.6.22,而2.6.20是備份內核。如果你更新到2.6.26,而在新內核中一切都工作正常,你就可以刪除2.6.20了。

linux管理常見錯誤九:逃避使用命令行

恐怕很少有人愿意記住那么多命令。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圖形用戶界面是許多人的最愛。不過,有時,命令行使用起來更加容易、快捷、安全、可靠。逃避使用命令行是Linux管理的大忌。管理員至少應當理解命令行是如何工作的,至少還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管理命令。

linux管理常見錯誤十:以根用戶身份登錄

這是一種很危險的錯誤。如果用戶需要根特權來執(zhí)行或配置一個應用程序,可以在一個標準的用戶賬戶中使用su切換到root用戶。登錄到root為什么不是一件好事兒?在用戶以標準用戶身份登錄時,所有正在運行的X應用程序仍擁有僅限于此用戶的訪問權。如果用戶以根用戶身份登錄,X就擁有了root的許可。這就會導致兩個問題,一、如果用戶由GUI犯了一個大錯,這個錯誤對系統(tǒng)來說,有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災難。二、以根用戶的身份運行X使得系統(tǒng)更易于遭受攻擊。

電腦只安裝Linux系統(tǒng),安裝的時候出現(xiàn)了grub安裝失敗的界面,為什么?那個系統(tǒng)是Gmac os

步驟如下:

a ?進入grub的命令模式。進入grub界面后按C鍵進入命令行界面。

b ?先熟悉一下grub ?的一些命令 grubhelp

c ?熟悉一下cat命令

d ?root指令來指定/boot所在的分區(qū)

e ?kernel指令來指定linux的內核,及所在的分區(qū)

f ?用initrd命令來指定initrd文件

g ?boot引導系統(tǒng)

cat命令的用法

cat指令是用來查看文件內容的,有時不知道Linux的/boot分區(qū),以及/根分區(qū)所在的位置,要查看/etc/fstab的內容來得知, 這時,就要用到cat (hd[0-n],y)/etc/fstab 來獲得這些內容;注意要學會用tab鍵命令補齊的功能;

grub cat ( ? ? 按tab 鍵會出來hd0或hd1之類的;

grub cat (hd0, 注:輸入hd0,然后再按tab鍵;會出來分區(qū)之類的;

grub cat (hd0,6)

Possible partitions are:

Partition num: 0, ?Filesystem type unknown, partition type 0x7

Partition num: 4, ?Filesystem type is fat, partition type 0xb

Partition num: 5, ?Filesystem type is reiserfs, partition type 0x83

Partition num: 6, ?Filesystem type is ext2fs, partition type 0x83

Partition num: 7, ?Filesystem type unknown, partition type 0x83

Partition num: 8, ?Filesystem type is reiserfs, partition type 0x83

Partition num: 9, ?Filesystem type unknown, partition type 0x82

grub cat (hd0,6)/etc/fstab 注:比如我想查看一下 (hd0,6)/etc/fstab的內容就這樣輸入;

LABEL=/ ? ? ? ? ? ? ? ? / ? ? ? ? ? ? ? ? ? ? ??ext3?? ?defaults ? ? ? ?1 1

/dev/devpts ? ? ? ? ? ? /dev/pts ? ? ? ? ? ? ? ?devpts ?gid=5,mode=620 ?0 0

/dev/shm ? ? ? ? ? ? ? ?/dev/shm ? ? ? ? ? ? ? ?tmpfs ? defaults ? ? ? ?0 0

/dev/proc ? ? ? ? ? ? ? /proc ? ? ? ? ? ? ? ? ? proc ? ?defaults ? ? ? ?0 0

/dev/sys ? ? ? ? ? ? ? ?/sys ? ? ? ? ? ? ? ? ? ?sysfs ? defaults ? ? ? ?0 0

LABEL=SWAP-hda1 ? ? ? ? swap ? ? ? ? ? ? ? ? ? ?swap ? ?defaults ? ? ? ?0 0

/dev/hdc ? ? ? ? ? ? ? ?/media/cdrecorder ? ? ? auto ? ?pamconsole,exec,noauto,

managed 0 0

主要查看/etc/fstab中的內容,主要是Linux的/分區(qū)及/boot是否是獨立的分區(qū);如果沒有/boot類似的行,證明/boot和 Linux的/處于同一個硬盤分區(qū);比如上面的例子中LABEL=/ 這行是極為重要的;說明Linux系統(tǒng)就安在標簽為LABEL=/的分區(qū)中;

如果您的Linux系統(tǒng)/boot和/沒有位于同一個分區(qū),可能cat (hd[a-n],y) 查到的是類似下面的;

LABEL=/ ? ? ? ? ? ? ? ? / ? ? ? ? ? ? ? ? ? ? ??ext3?? ?defaults ? ? ? ?1 1

LABEL=/boot ? ? ? ? ? ? /boot ? ? ? ? ? ? ? ? ??ext3?? ?defaults ? ? ? ?1 2

root (hd[0-n,y) 指令來指定/boot所在的分區(qū);

其實這個root (hd[0,n],y)是可以省略的,如果省略了,要在kerenl 命令中指定;前面已經(jīng)說過 (hd[0-n],y)?硬盤分區(qū)的表示方法的用途;主要是用來指定 /boot所在的分區(qū);

eg:

grub root (hd0,0)

kernel 指令,用來指定Linux的內核,及/所在的分區(qū);

kernel 這個指令可能初學者有點怕,不知道內核在哪個分區(qū),及內核文件名的全稱是什么。不要忘記tab鍵的命令補齊的應用;

如果已經(jīng)通過root (hd[0-n],y) 指定了/boot所在的分區(qū),語法有兩個:

如果/boot和Linux的/位于同一個分區(qū),應該是下面的一種格式;

kernel /boot/vmlinuz在這里按tab鍵來補齊,就看到內核全稱了 ro root=/dev/hd[a-z]X

如果/boot有自己獨立的分區(qū),應該是;

kernel /vmlinuz在這里按tab鍵來補齊,就看到內核全稱了 ro root=/dev/hd[a-z]X

在這里 root=/dev/hd[a-z]X 是Linux 的/根所位于的分區(qū),如果不知道是哪個分區(qū),就用tab出來的來計算,一個一個的嘗試;或用cat (hd[0-n],y)/etc/fstab 中得到Linux的/所在的分區(qū)或分區(qū)的標簽;

grub kernel /boot/在這里按tab鍵;這樣就列出/boot中的文件了;

Possible files are: grub initrd-2.6.11-1.1369_FC4.img System.map-2.6.11-1.1369

_FC4 config-2.6.11-1.1369_FC4 vmlinuz-2.6.11-1.1369_FC4 grubBAK memtest86+-1.55

.1 xen-syms xen.gz

grub kernel /boot/vmlinuz-2.6.11-1.1369_FC4 ro root=LABEL=/

[Linux-bzImage, setup=0x1e00, size=0x18e473]

注解: root=LABEL=/ 是Linux的/所在的分區(qū)的文件系統(tǒng)的標簽;如果您知道Linux的/在哪個具體的分區(qū),用root=/dev/hd[a-z]X來指定也行。比如下面的一行也是可以的;

grub kernel /boot/vmlinuz-2.6.11-1.1369_FC4 ro root=/dev/hda7

也可以把/boot所在的分區(qū)的指定 root (hd[0-n],y)這行省掉,直接在kernel 中指定/boot所在的分區(qū);所以就在下面的語法;

如果是/boot和Linux的根同處一個分區(qū);

kernel (hd[0-n],y)/boot/vmlinuz ro root=/dev/hd[a-z]X

比如:

grubkernel

如果是/boot和Linux所在的根不在一個分區(qū);則是;

kernel (hd[0-n],y)/vmlinuz ?ro root=/dev/hd[a-z]X

grub kernel (hd0,0)/boot/vmlinuz-2.6.11-1.1369_FC4 ro root=/dev/hda7

[Linux-bzImage, setup=0x1e00, size=0x18e473]

或下面的輸入,以cat 出/etc/fstab內容為準;

grub kernel (hd0,0)/boot/vmlinuz-2.6.11-1.1369_FC4 ro root=LABEL=/

[Linux-bzImage, setup=0x1e00, size=0x18e473]

initrd 命令行來指定initrd文件;

grub initrd /boot/initrd在這里tab 來補齊;

grub initrd /boot/initrd-2.6.11-1.1369_FC4.img

[Linux-initrd @ 0x2e1000, 0x10e685 bytes]

如果/boot是獨立的一個分區(qū),應該是如下樣子的語法;比如下面的;

grub initrd /initrd在這里tab 來補齊;

grub initrd /initrd-2.6.11-1.1369_FC4.img

[Linux-initrd @ 0x2e1000, 0x10e685 bytes]

boot 引導系統(tǒng);

grubboot

下面是在我機器上的命令:

grub cat (hd0,0)/etc/fstab

# This file is edited by fstab-sync - see 'man fstab-sync' for details

LABEL=/ ? ? ? ? ? ? ? ? / ? ? ? ? ? ? ? ? ? ? ? ext3 ? ?defaults ? ? ? ?1 1

/dev/devpts ? ? ? ? ? ? /dev/pts ? ? ? ? ? ? ? ?devpts ?gid=5,mode=620 ?0 0

/dev/shm ? ? ? ? ? ? ? ?/dev/shm ? ? ? ? ? ? ? ?tmpfs ? defaults ? ? ? ?0 0

/dev/proc ? ? ? ? ? ? ? /proc ? ? ? ? ? ? ? ? ? proc ? ?defaults ? ? ? ?0 0

/dev/sys ? ? ? ? ? ? ? ?/sys ? ? ? ? ? ? ? ? ? ?sysfs ? defaults ? ? ? ?0 0

LABEL=SWAP-hda1 ? ? ? ? swap ? ? ? ? ? ? ? ? ? ?swap ? ?defaults ? ? ? ?0 0

/dev/hdc ? ? ? ? ? ? ? ?/media/cdrecorder ? ? ? auto ? ?pamconsole,exec,noauto,managed 0 0

grub root (hd0,0)

Filesystem type is ext2fs, partition type 0x83

grub kernel /boot/在這里按tab補齊,全列出/boot所有的文件;

Possible files are: grub initrd-2.6.11-1.1369_FC4.img System.map-2.6.11-1.1369_FC4 config-2.6.11-1.1369_FC4 vmlinuz-2.6.11-1.1369_FC4

memtest86+-1.55.1 xen-syms xen.gz

grub kernel /boot/vmlinuz-2.6.11-1.1369_FC4 ro root=LABEL=/

[Linux-bzImage, setup=0x1e00, size=0x18e473]

grub initrd /boot/在這里按tab補齊

Possible files are: grub initrd-2.6.11-1.1369_FC4.img System.map-2.6.11-1.1369_FC4 config-2.6.11-1.1369_FC4 vmlinuz-2.6.11-1.1369_FC4 grubBAK

memtest86+-1.55.1 xen-syms xen.gz

grub initrd /boot/initrd-2.6.11-1.1369_FC4.img 注;輸入intrd文件名的全名;

[Linux-initrd @ 0x2e1000, 0x10e685 bytes]

grub boot

分享文章:安裝linux失敗命令行 linux執(zhí)行安裝命令
網(wǎng)站URL:http://m.kartarina.com/article32/hgjipc.html

成都網(wǎng)站建設公司_創(chuàng)新互聯(lián),為您提供服務器托管面包屑導航靜態(tài)網(wǎng)站標簽優(yōu)化網(wǎng)站設計公司電子商務

廣告

聲明:本網(wǎng)站發(fā)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lián)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

成都seo排名網(wǎng)站優(yōu)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视频WWW|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久 |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