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讀編目格式標準(英語:MAchine-Readable Cataloging,縮寫:MARC),是一種圖書管理的通訊格式標準,用以讓圖書館或出版商之間作目錄信息交換用途。MARC標準沿于美國國會圖書館于1970年代開發的目錄格式。雖然說是標準,但其實MARC是各國的機讀編目格式標準的一個大集合,每個國家依然有自己的格式標準(這是我抄來的)。
成都創新互聯憑借在網站建設、網站推廣領域領先的技術能力和多年的行業經驗,為客戶提供超值的營銷型網站建設服務,我們始終認為:好的營銷型網站就是好的業務員。我們已成功為企業單位、個人等客戶提供了網站設計制作、做網站服務,以良好的商業信譽,完善的服務及深厚的技術力量處于同行領先地位。
說直白些:就比如會計有會計用的軟件,圖書館有圖書館用的軟件,圖書館的軟件只接受MARC數據。這些MARC數據里的內容就是能體現這本書的所有信息。下載可能得花錢吧。比如國家圖書館就可以。
1. MARC是機器可讀目錄的簡稱。它是美國國會圖書館提出的著名的機讀目錄發展計劃,于1964-1968年期間研制,1969年正式發行MARC磁帶。目前大多數國家都是MARC的用戶。我國1979年開始訂購MARC,收藏于北京圖書館。
2. ISO 2709:文獻信息數字化可方便地提供實際應用。為了做到數據共享,必須將文獻數據生成標準化的文檔。沒有文獻數據的標準化,就沒有文獻管理的自動化。ISO 2709,即《文獻工作——文獻目錄信息交換用磁帶格式》是在MARCⅡ格式的基礎上產生的。參考這一國際標準,我國于1982年制定了相應的國家標準,即《文獻目錄信息交換用磁帶格式》(GB2901-82)。文獻數據的標準化,就是參照有關的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生成符合標準的文獻數據文檔。
3.GB 2901格式:文獻目錄信息交換用磁帶格式(GB 2901-82)是我國于1982年2月13日發布的國家標準。1983年元月1日實施。1992年,國家技術監督局公布了代替版本GB/T 2901-92,1992年4月13日批準,1992年12月1日實施。?GB 2901格式主要參考ISO 2709(第二版)而編制的。它與ISO 2709兼容,但也有不少新的描述和規定。
4.標準化文獻檔的建立與利用:上面介紹的ISO 2709和GB 2901都是文獻目錄信息的交換格式。各個系統與它們兼容,并不等于各系統完全照搬這些格式。例如,歐洲的ESA/IRS系統的主文檔LF(Linear File)并不是照搬ISO 2709格式,而是采用的與ISO 2709格式兼容的內部格式。
這兩個地方可以下載,數據質量國圖標準、夠專業。每年新增數據約10萬條,還有大量采訪數據。
MARC是Machine Readable Catalog(ue)的縮寫,意即“機器可讀目錄”,即以代碼形式和特定結構記錄在計算機存儲載體上的、用計算機識別與閱讀的目錄。MARC可一次輸入,多次使用,是信息技術發展和資源共享要求的產物。
MARC數據最早產生于美國。1961年,美國國會圖書館開始圖書館自動化的設想,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1963年,美國國會圖書館組織了在內部工作中采用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可行性調查,1966年1月,產生了《標準機器能讀目錄款式的建議》,即MARC-1格式,1967年提出MARC-2,它是目前使用的各種機讀目錄格式的母本。
擴展資料:
將編目數據轉換為機讀記錄,通常要經過以下步驟:
1、編制輸入工作單:編目人員按照著錄和編目規則,在工作單上對文獻進行著錄標引,同時根據計算機處理的要求,填入代碼數據以及各種標識符號。
2、輸入數據:將輸入工作單上的數據輸入計算機,轉換為計算機可以識別的代碼形式,并經過機器和人工反復校驗。
3、計算機處理:計算機對輸入的數據,按要求進行各種加工處理,組織成統一格式的機讀記錄。一個機讀記錄相當一條書目款目。構成機讀目錄的數據,是以一定的國際、國家或地區的字符圖形編碼字符集的代碼來記載的,如美國國會圖書館的 MARC使用的就是ALA字符集(美國圖書館協會字符集)。
4、存儲和輸出:處理好的機讀記錄可存入數據庫或通過通信線路傳送到其他系統,也可以顯示、打印、以縮微品形式輸出,或者記錄到磁帶、軟盤等磁介質上以供交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marc數據
當前名稱:php解析marc數據的簡單介紹
文章地址:http://m.kartarina.com/article30/hgjhpo.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商城網站、微信小程序、外貿建站、營銷型網站建設、品牌網站制作、定制開發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