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鴻蒙系統是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
成都創新互聯是網站建設技術企業,為成都企業提供專業的成都做網站、成都網站設計、成都外貿網站建設,網站設計,網站制作,網站改版等技術服務。擁有十余年豐富建站經驗和眾多成功案例,為您定制適合企業的網站。十余年品質,值得信賴!
華為鴻蒙系統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創造一個超級虛擬終端互聯的世界,將人、設備、場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將消費者在全場景生活中接觸的多種智能終端實現極速發現、極速連接、硬件互助、資源共享,用合適的設備提供場景體驗。
2020年9月10日,華為鴻蒙系統升級至HarmonyOS 2.0版本。2021年4月22日,華為鴻蒙 HarmonyOS 應用開發在線體驗網站上線。5月18日,華為宣布華為HiLink將與Harmony OS統一為鴻蒙智聯。
智能硬件
HarmonyOS為智能硬件開發者提供模組、開發板和解決方案。同時,HUAWEI DevEco將為HarmonyOS設備帶來一站式開發環境,支持家電、安防、運動健康等品類的組件定制、驅動開發和分布式能力集成。
在開發過程中,不論設備是有屏還是無屏,HUAWEI DevEco都可提供一站式開發、編譯、調試和燒錄,組件可以按需定制,減少資源占用,開發環境內置安全檢查能力,開發者在開發過程中也可以進行可視化調試。
harmonyos應用開發環境搭建,是需要我們手動下載安裝的。
1、在手機應用商店里面搜索進行下載。
2、點擊安裝即可,HarmonyOS(鴻蒙)提供了支持多種開發語言的API,供開發者進行應用開發。
4月27日晚,華為向部分機型推送了鴻蒙0S系統小規模公測升級,據可靠消息稱,華為將在6月推送大規模正式公測升級 。
很多人收到了華為Harmony OS的推送,根據各個機型的不同,更新包大小也不相同,有的是2.87 GB,有的則是6.20GB。
HarmonyOS 鴻蒙系統(鴻蒙 OS)是一款“面向未來”、面向全場景(移動辦公、運動 健康 、社交通信、媒體 娛樂 等)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在傳統的單設備系統能力的基礎上,HarmonyOS提出了基于同一套系統能力、適配多種終端形態的分布式理念,能夠支持多種終端設備。
2020年9月10日 ,華為鴻蒙系統升級至華為鴻蒙系統2.0版本,即HarmonyOS 2.0,并面向128KB-128MB終端設備開源。
2020年12月16日 ,華為正式發布了HarmonyOS 2.0手機開發者Beta版本。
2021年2月22日 ,華為正式宣布HarmonyOS將于4月上線,華為Mate X2將首批升級。
2021年4月7日 ,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鴻蒙操作系統負責人王成錄表示,今年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物聯網設備(手機、Pad、手表、智慧屏、音箱等智慧物聯產品)有望達到3億臺,其中手機將超過2億臺,將力爭讓鴻蒙生態的市場份額達到16%。
市場主流手機操作系統IOS和安卓都屬于美國公司研發。美國為了抑制國有品牌在國外的大力發展,各種卡脖子操作。
全世界都很討厭美國電信和IT巨頭的壟斷,鴻蒙的問世是打破美國壟斷的一個現實方案,它對全球技術平衡具有積極意義。盡管蘋果和安卓系統已經占領全球市場,但歡迎競爭是市場的天性,只要鴻蒙技術確實領先,中國市場為它孵化、積累出有競爭力的生態系統,它逐漸走向全球市場就不會比之前的中國電信設備走向世界不可思議。
但是華為研發鴻蒙操作系統,不僅僅是為了脫離美國的限制和替換安卓那么簡單。
通過打造鴻蒙操作系統,華為要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其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要建立圍繞智能手機的一個封閉的 生態系統 ,各個設備可以做到極簡、順滑的互聯互通體驗,這樣,能夠和華為手機相連接的產品就會很好賣。于是,消費者除了會買華為手機,還會買華為路由器、手表、手環、音箱,或者里邊運行著海思芯片的其他周邊產品。這是華為的商業目標。為了達到這個商業目標,華為需要一個新的操作系統,一個超越安卓的操作系統,于是鴻蒙出世。
在傳統的單設備系統能力的基礎上,HarmonyOS提出了基于同一套系統能力、適配多種終端形態的分布式理念,能夠支持手機、平板、智能穿戴、智慧屏、車機等多種終端設備。
HarmonyOS整體遵從分層設計,從下向上依次為:內核層、系統服務層、框架層和應用層。系統功能按照“系統 子系統 功能/模塊”逐級展開,在多設備部署場景下,支持根據實際需求裁剪某些非必要的子系統或功能/模塊。
在搭載HarmonyOS的分布式終端上,可以保證“ 正確的人,通過正確的設備,正確地使用數據 ”。
通過“分布式多端協同身份認證”來保證“正確的人”。
通過“在分布式終端上構筑可信運行環境”來保證“正確的設備”。
通過“分布式數據在跨終端流動的過程中,對數據進行分類分級管理”來保證“正確地使用數據”。
1、硬件互助,資源共享
分布式軟總線: 分布式軟總線是多種終端設備的統一基座,為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提供了統一的分布式通信能力,能夠快速發現并連接設備,高效地分發任務和傳輸數據。
分布式設備虛擬化: 分布式設備虛擬化平臺可以實現不同設備的資源融合、設備管理、數據處理,多種設備共同形成一個超級虛擬終端。
分布式數據管理: 分布式數據管理基于分布式軟總線的能力,實現應用程序數據和用戶數據的分布式管理。
分布式任務調度: 分布式任務調度基于分布式軟總線、分布式數據管理、分布式Profile等技術特性,構建統一的分布式服務管理(發現、同步、注冊、調用)機制,支持對跨設備的應用進行遠程啟動、遠程調用、遠程連接以及遷移等操作,能夠根據不同設備的能力、位置、業務運行狀態、資源使用情況,以及用戶的習慣和意圖,選擇合適的設備運行分布式任務。
2、 一次開發,多端部署
HarmonyOS提供了用戶程序框架、Ability框架以及UI框架,支持應用開發過程中多終端的業務邏輯和界面邏輯進行復用,能夠實現應用的一次開發、多端部署,提升了跨設備應用的開發效率。
3、統一OS,彈性部署
HarmonyOS通過組件化和小型化等設計方法,支持多種終端設備按需彈性部署,能夠適配不同類別的硬件資源和功能需求。支撐通過編譯鏈關系去自動生成組件化的依賴關系,形成組件樹依賴圖,支撐產品系統的便捷開發,降低硬件設備的開發門檻。
支持分布式多端開發、分布式多端調測、多端模擬仿真和全方位的質量與安全保障。
-DevEco Studio
面向華為終端全場景多設備的一站式分布式應用開發平臺,支持分布式多端開發、分布式多端調測、多端模擬仿真和全方位的質量與安全保障。
- DevEco Device Tool
HarmonyOS 智能設備一站式集成開發環境,支持 HarmonyOS 組件按需定制、一鍵編譯和燒錄、可視化調試、分布式能力集成等,幫助開發者高效開發和創新新硬件。
-鴻蒙系統設計工具
該設計工具承載了 HarmonyOS 設計規范,幫助三方開發團隊提升設計協作效率 ,提供設計云規范和原子化布局兩大服務。
OpenHarmony是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OpenAtom Foundation)旗下開源項目,定位是一款面向全場景的開源分布式操作系統。
OpenHarmony在傳統的單設備系統能力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同一套系統能力、適配多種終端形態的理念,支持多種終端設備上運行,第一個版本支持128K~128M設備上運行。
OpenHarmony采用了組件化的設計方案,可以根據設備的資源能力和業務特征進行靈活裁剪,滿足不同形態的終端設備對于操作系統的要求??蛇\行在百K級別的資源受限設備和穿戴類設備,也可運行在百M級別的智能家用攝像頭/行車記錄儀等相對資源豐富的設備。
鴻蒙 OpenHarmony 1.1.0 LTS 版本相比于1.0版本,1.1.0 LTS版本新增 AI 子系統、電源管理子系統、泛 Sensor 子系統、升級子系統,及統一 AI 引擎框架。
(以上信息來源于華為官網、鴻蒙學堂、換換回收整理)
相信看完以上資訊,你應該對華為的鴻蒙OS系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次有跟小伙伴聊到鴻蒙OS系統的時候,相信不再會是一問三不知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啦~
我是換換回收的換換君,關注我,
每天為你帶來最新的數碼行業資訊!
華為鴻蒙系統不僅可以在智慧屏和手機上使用,同時也可以在電腦、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汽車等領域使用,也可以說是一個物聯網系統。鴻蒙系統的特點也在華為EMUI10系統上得到了表現,比如多屏協同功能。
雖然基于多方面考慮,沒有整體推出鴻蒙系統,但是華為的一碰傳,多屏協同,平行視界,方舟編譯器,和各種“圖霸”都是構成鴻蒙的一部分了。華為在安卓開源社區貢獻非常大,僅次于谷歌的事實是很多華黑是不愿意承認的。
鴻蒙系統的硬件情況:
HarmonyOS為智能硬件開發者提供模組、開發板和解決方案。同時,HUAWEI DevEco將為HarmonyOS設備帶來一站式開發環境,支持家電、安防、運動健康等品類的組件定制、驅動開發和分布式能力集成。
在開發過程中,不論設備是有屏還是無屏,HUAWEI DevEco都可提供一站式開發、編譯、調試和燒錄,組件可以按需定制,減少資源占用,開發環境內置安全檢查能力,開發者在開發過程中也可以進行可視化調試
本文標題:鴻蒙系統開發環境,鴻蒙系統開發環境怎么樣
文章鏈接:http://m.kartarina.com/article30/dseejso.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ChatGPT、服務器托管、網站改版、品牌網站建設、建站公司、網站策劃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